首页新闻

2016-07-29

2016年北京大学“质性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暑期学校成功举办

7月5—14日,北京大学“质性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暑期学校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教学与研讨。来自国内外不同学科的42名高校青年教师和研究人员在以陈向明教授为核心的教师团队的引导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围绕“高校青年教师为何这么忙”这一研究问题,以扎根理论为基本研究路径,对质性研究的方法论以及具体操作程序和步骤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


陈向明教授点评小组汇报

北京大学“质性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暑期学校是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之一,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承办,北京大学教育质性研究中心发起和组织,今年为第四期。由于前三期的优质教学效果和重要社会影响力,本次暑期学校一经发布招生简章,就吸引了众多关注,共有来自国内外的700余名学员踊跃报名。教学团队经过两轮筛选,最终选出42名学员。学员来源丰富:从学校来看,他们来自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泰国孔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从学科来看,他们分布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护理学、公共卫生和体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丰富多样的生源不但有利于学员开拓视野、深化讨论,而且有利于探索质性研究在不同学科的应用范围和边界。


小组代表展示所在小组的二级编码成果

本期“质性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暑期学校课程设计的主要思路为:以介绍和践行扎根理论为主,兼顾批判民族志、批判话语分析等其他不同质性研究路径。因此,在第一讲“理解质性研究:基本概念和历史脉络”之后,授课教师和学员便以扎根理论为路径,共同经历“确立研究问题—访谈和观察—开放编码与微分析—深度访谈和实物收集—主轴编码、选择编码—焦点团体—形成理论”的完整过程。除此之外,课程还设计了“Nvivo软件的运用”和“质性研究的写作”等版块,以帮助学员分析和呈现自身的研究。

本期暑期学校在教学方式上继承和发展了往年的传统与经验,主要有以下四点特色。

第一,采用团队教学方式。本次暑期学校教师团队主要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吴筱萌副教授、林小英副教授、张冉副教授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富伟博士。此外,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张玉荣、王宇和曾妮担任学术助教,硕士生王小越担任行政秘书。每一次授课,不仅助教们在场协助,教学团队的教师们也同在现场,并随时与主持教学的教师积极互动甚至进行自由辩论。有学员反馈说:“我看见王富伟老师和林小英老师在陈向明老师面前表达不同的观点,互相为自己的观点辩护,真的感觉到了北大精神的缩影。”还有学员谈到:“我还从来没有上过一个课,是好几个大牛同时在场并同步跟进的,这种用心真的不需要表达就能传染。”的确,教学团队表示,之所以用这样“超豪华的阵容、不计成本的投入”来教学,就是希望通过团队成员和谐的配合、多样的风格,为学员带去多方位的思维冲击,并营造一种敢于质疑权威的学习氛围。有学员在结业时感慨:“虽然我对学术有不同看法,老师们并没有因此而不悦。老师们主动让我发言提出我的不同看法,并真诚与我就学术问题沟通。我想这也是北大之所以成为北大的原因吧。”虽然教学团队的教师们在学术观点上各抒己见,但在教学目标上却是一致的,即着眼于学员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因此在看似技术化的Nvivo教学中,张冉副教授和吴筱萌副教授的授课都不仅仅止步于技术。有学员总结道:“两位老师的讲解非常生动形象,帮助我们理解了操作背后的理念和逻辑。其实软件的操作都是机械的,关键是研究者需要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老师们的讲解为我们今后的自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事实上,团队教学不仅发生于课堂之上,还延续到课堂之外。暑期学校要求每位学员每天进行豆瓣跟帖,将自己一天的学习心得和反思表达出来,并与教师和同学互相交流讨论。在豆瓣上,不仅学员之间相互评论帖子,教师们也常常对帖子进行或长或短的回应。如果有学员想更快得到教师指导,还可以通过微信群或QQ群直接与教师取得联系,探讨自己的困惑。事实上,反思并不仅仅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更是教学的目的之一。有学员在第五天的豆瓣跟帖中说:“课程进行到今天,反思已经慢慢成为一种自觉。跟老师、同学们的交流与讨论丰富完善了我关于质性研究的认识和思考,而反思贴的撰写则让我慢慢形成了新的学习习惯,在不断的反思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在暑期课程结束后,有学员甚至在微信群中表示“晚上回家不需要发反思贴,感觉好失落”。

第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42名学员按照研究主题分成8个小组,在上午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会抛出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研究案例,指定任务,组织小组讨论。在下午的自主学习时间中,同小组成员一起推进对问题的理解,并可以随时与助教讨论相关疑惑。根据教学需要,在上午的授课中,教师还会重新对学员进行分组,以促进不同学员之间的交流。学员们对这一学习方式印象深刻,有学员感慨道:“第一次经历这么彻底的小组合作学习,学习的控制权几乎让渡给了学员。正是小组成员们的分享,激发了我未曾发现的自我潜力,太过瘾了!”还有学员在第六天的豆瓣跟帖中写道:“我们小组的合作和讨论也日渐进入默契和完美的阶段,我们似乎已经能够通过对话而真正理解彼此的观点,并通过讨论进行扬弃。快乐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真的没有比这更开心的了。”

 
热烈的小组讨论

第三,使用案例教学方式。为了实际操练扎根理论的方法,本次暑期学校教学首先确定一个全班统一的研究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三轮资料搜集和三轮资料分析。通过这一全班相同的、不断生成的案例,学员们和教学团队一起探究“如何用扎根理论来做质的研究”。对于这种“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团队表示:我们并不是要通过这短短几天时间就得出一个完备的研究结论,而是要让学员们体验这种研究路径究竟是如何应用于一个具体研究问题的,他们可以将这种对研究方法的反思举一反三,今后迁移到自己的研究中去。

第四,课程学习与专题讲座相结合。在有限的时间内,本次暑期学校为学员安排了四场专题讲座,其中包括两场公开演讲和两场内部报告。7月6日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董轩副教授做题为“小地方大问题:教育民族志的方法、实践与反思”的讲座,详细地介绍了他的田野工作过程以及对方法论的省思。7月11日晚,中国政法大学应星教授做了题为“社会学叙事的价值和限制”的演讲,结合自身研究,对当下的社会学叙事进行了深刻的方法论反思。另外,北京师范大学王熙副教授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陈红燕博士分别介绍了批判话语分析和图像分析法,并与学员进行充分的讨论。学员们认为,讲座学习不仅使他们体会到不同质性研究方法的魅力,让他们“产生了很想去试一试的冲动”,更重要的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加深了对质性研究方法的认识”。

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团队的全心付出,让学员们十天的收获远远超出了知识积累。在暑期课程结业之际,学员们各抒胸臆。有学员说:“感谢质性方法班全体老师和助教,短短的十天破除了我对质性方法的成见,让我开始对质性方法一个全新的思考。”还有学员谈到:“这短短十天,我就像装上了一个小马达。毕竟好久没写过‘作业’了。和大家一起学习,好像又重新点燃了自己的学术梦想,我想这是在暑期班最意外的收获。”更有学员分享到:“我在北大度过的时间不久,开始渐渐觉得自己有点北大学生的感觉,这是一种融入,也是灵魂的渗透。改变一个人可能是量的累积和质的飞跃。我想我改变了,朝着更好的方向。”

 
董轩副教授讲座现场

在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中,“质性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暑期学校学员反响好,社会影响大。中国政法大学应星教授指出,在量化研究暑期学校林立的同时,北京大学质性研究暑期学校的开设,使得这一方法能够为更多人所了解,进而使得更多人审慎地运用这一方法,而不仅仅是跟随潮流。举办北京大学质性研究暑期学校,不仅是质性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进行推介的重要尝试,更是质性研究中国本土化的有益努力。结业时,学员纷纷表示,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质性研究的火种,将在暑期课程学习和掌握的方法以及对方法论的反思带回自己所在高校,让更多的同事和学生真正认识质性研究。

 
“质性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暑期学校师生合影

 

                            (教育学院教育质性研究中心  供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