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0

“学术与人生——教育学院退休教授下午茶”首场活动顺利举行

        6月9日下午,“学术与人生——教育学院退休教授下午茶”系列活动第一场《听原北大附中校长康健教授谈“美丽人生”》在学院209教室顺利举行,北大附中原校长、教育学院康健教授和与会师生一起漫谈学术与人生。康健教授分享了他担任北大附中校长、创办民办学校和参与“美丽中国”项目的人生经历,和同学们交流了对基础教育现实问题的看法。

“康健现象”

        康健教授处庙堂而不忘江湖之远,在工作之余他常去三个地方,一是大山大川,二是山里的寺庙,三是偏僻的山村学校。他认为,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事情,希望大家把所学的东西和中国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康健教授谈到了自己当年被任命为北大附中校长的过程。在北师大做教授时,他经常参与校外实践和调研工作,因为关心基础教育问题,几乎跑遍了海淀区所有的小学和中学,听过的课数不胜数,部分老师调侃他这种经常出外调研不在学校的做法为“康健现象”。内心关心教育,实践投身教育,才能在教育真正需要时承担起重任。教育领域的学者和研究生,可以通过参与基层实践项目锻炼自己,接近社会现实,这一过程中也可以积累社会研究资料,做出非常好的研究成果。

“个人生活体验不能替代社会和时代的反思”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康健教授谈到了他对高考制度的看法,认为相比于西方而言,中国教育制度最缺乏的是自由,“自由的空间”之于个体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高中三年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但现在的高中生只有一半时间是在学习高中阶段的知识,而另一半的时间都是用于对于那些知识的重复性、机械性的练习。事实上,15—18岁是批判性思维发展最迅速的阶段,高中阶段单调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束缚了高中生发展思维、丰富眼界的机会。如果在高中阶段,能给孩子们一年时间进行实践调查,让他们真正知道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所在,而不是单纯听从老师、家长的建议,这可能是我们高考制度改革的发力点。康健教授认为一个人应该需要有两种思维:一是个人的感性思维,是从自己经历中获得的体悟;二是社会背景、时代之下的大局观,跳出个人经历和感情,对制度本身进行思考和突破。这也是北大学生需要反思的地方,北大学生是高考制度的受益方,但不能让因为这种生活体验阻碍自身对社会和时代的反思,要从广阔和发展的视角来看待制度本身。

“有尊严地生活” 

        康健教授身体力行,在退休后参与创办三所民办学校,并担任校长。2015年,他加入“美丽中国”项目,创办中国第一所美丽小学。康健教授如此重视农村小学的建设,是因为他始终认为人生而平等,人的智力并不因地位阶级存在差别,农村的自然环境反而更利于办学,它更接近生活、接近自然、接近生产,并且农村学校的规模都较小,小学校的师生关系是更紧密的,也可能是更利于办学和教育的。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和观念等方面的滞后,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不仅在于基础设施上,农村小学的教育理念和师生关系更值得关注和建设,康健教授非常重视在村小中传达“有尊严地生活”这一理念,他认为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对于一个农村学生的发展而言,可能比课本知识更为重要。

        活动结束后,康健教授与参会同学合影留念,并为同学们发表寄语:“述而不作的读书人,从心所欲的思想者”。寄语饱含了康健教授年近古稀的人生体验,启迪同学们对学术和人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