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2018-12-14

第六届“实践-反思的质性研究”学术年会在京成功举办


2018年11月30-12月2日,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教育质性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六届“实践-反思”教育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广东、山东、安徽、新疆、江西、台湾等地10余所高校的研究同行参加了本届年会。本届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质性研究-融合共生”,本届会议包括10场主题发言、2个平行论坛以及2个圆桌论坛。

陈向明教授以《中国的教育质性研究:从孕育到传统的建立》为题,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教育质性研究的发展历程做了开幕式发言。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教育研究者及优秀的一线教师在本土化的学科建设和基于改进实践的区域性实验中日益认识到教育实践的复杂性、情境性。质性研究方法恰在我国教育研究探寻突破思辨与定量研究的瓶颈期被引介进来 。四十余年来,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研究者通过翻译著作、发表论文、开设质性研究方法课程、举办学术会议等多种途径,极大地推动了质性研究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当前,我国教育质性研究形成了教育民族志研究、教育现象学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教育话语分析、个案研究、教育行动研究等七种主要的研究路径,为中国本土化的教育研究与实践做出了突出贡献。当下,面对“新科学主义”的挑战,陈向明教授指出,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是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其实质都是为了“探讨和表现事物的‘质’”,科学和人文从来都不是对立的。质性研究应继续秉持超越思辨研究的传统,倡导注重实地经验材料的实征研究,同时又不落入二元主客分离的、实证主义哲学的窠臼之中。

陈向明教授做开幕式发言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富伟博士以《实用之需: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价值》为题做了大会主旨报告。他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路径对当前中小学合作学习的教育价值进行了探究。进而提出,教师的“实用之需”决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形态。“实用之需”的选择,既和结构性的教育体制有关,也关乎教师个体所持有的行动理论。信奉理论上,不同类型的教师基本具有相似话语,但在使用理论上却存在实质性差异,可行的改变之路在于使用理论的反思。

陈向明教授在大会上的主旨报告《预期外后果:高校辅导员双线晋升悖论》,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路径,对高校辅导员的双线晋升的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提出了双线晋升的制度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借助制度逻辑的概念对辅导员的职责进行了反思。

同时,北京师范大学卢立涛副教授以《在“斗智斗勇”中成长——高等院校学术性基础课程“四导四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杨朝晖教授以《从校长的自我意象看农村校长的职业生活状态》、首都师范大学魏戈博士以《扎根理论与文化历史研究的适切性探究》、北京舞蹈学院安超博士以《平民教育学:长大成人的家族记忆》、北京教育学院王志明博士以《批判反思型教师培养方式的实践探索——基于两所中学教师教学行动研究》、安徽大学朱光明副教授以《面子现象学》等为题做了精彩的大会发言。

在平行论坛中,中国人民大学张玉荣博士和郝彩虹副教授以《培养文化意识:一项文化教学的个案研究》为题进行了有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专题介绍;北京大学吴筱萌副教授则从教育治理的视角出发,深度探究了当前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此外,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徐月和王海燕教授以《多重视角下对U-S合作关系及价值立场的再分析》、首都师范大学王倩副教授以《高中语文专题学习是怎样让学生学会思考的》、广州大学王季云副教授以《“一小时自主游戏”政策背景下的幼儿教师适应》、天津职业师范大学宋改敏教授以《实训课堂师生人际关系“初级化”策略研究》、广州金融学院许国栋博士以《分裂与挣扎:新型大学身份认同机理研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卢杨以《校本培训模式下“U-S”伙伴合作有效性个案研究》等为题做了研究成果分享。还有来自台湾体育运动大学的钟启阳和李宏盈、柯荃耀团队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体育课程羽球教学联系起来。

大会合影

本次会议同时开设了“质性研究者个人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经验谈”等圆桌论坛,吸引了诸多师生前来学习。自2013年起至今,北京大学教育质性研究中心已成功举办六届“实践-反思的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提供了一个中国教育质性研究者交流对话的平台,为推动我国教育质性研究的规范化、促进教育质性研究路径的多样化、提升我国本土教育研究的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