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2018-12-25

“一流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与人才战略研究”专题研讨会顺利召开


1215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一流大学治理结构和人才战略”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一号楼观湖厅召开。此次研讨会既是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研究成果的交流会,也是一次成果推广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就一流大学内部治理及人才战略阐述观点、表达见解、碰撞思想的火花。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管培俊,北京大学副校长王仰麟出席会议并致辞。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会副会长、西北工业大学书记张炜,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刘自成,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教育部人事司一级巡视员、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赵丹龄,大连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张德祥,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眭依凡,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宣勇,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龚放,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希勤等嘉宾做专题报告。专家学者及课题组成员等10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康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阎凤桥,眭依凡,王希勤分别主持会议。研讨会举行前,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会见了嘉宾代表和课题组成员。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在研讨会举行前会见嘉宾代表和课题组成员


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北京大学副校长王仰麟分别致开幕辞。管培俊副会长首先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感谢。随后,他从“全面”“融合”“去唯”三个关键词出发为此次大会“破题”:“全面”是指党委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引领高校改革发展方向;“融合”强调在现实国情下高校决策层面与执行层面的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去唯”则是针对“唯文凭论”“唯分数论”等观念的纠偏,在方法论层面提倡辩证思维。他强调,良好的治理结构对于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期待此次研讨会能够结出丰硕成果。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仰麟表示,治理结构和人才战略是实现大学目标的政策保障,在 “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北京大学全面实施综合改革方案,重视学术委员会地位、发挥基层学术组织的作用、调动教职工和学生的民主参与;促进学部协调统筹、建立人文社科研究院等学术机构以拓展新的学科领域、形成新的研究气象;稳步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尝试;希望此次大会能够促进专家学者们的思想碰撞,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致辞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仰麟致辞


随后,部分嘉宾代表做主题发言。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以“大学的治理”为题,回顾北京大学20年来的学术研究进展,强调北京大学在加强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为国家发展提供了人才和学术支撑;同时,也应当看到问题和挑战,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在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下,更要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交叉学科为基础、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营造良好的内部学术环境,从资源和规模驱动向内涵驱动转变。创新是为了学科学习和大学的边界,在更高的历史站位上着眼学生和学校的长远发展。真正伟大的大学不仅具有“一流”的标准,更具有伟大的品格。

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发言


教育部有关部门领导分别发言。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以“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为题作主题报告,他指出,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大会形成的新时代教育指导思想,写入历史、走进人心、改变生活、开启未来;他表示,特色发展是内涵发展的基本途径,内部治理结构是基础保障,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委对高校发展全面领导,对高校建设全面负责,提高依法治校水平。

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刘自成以“为立德树人提供制度保证”为题,提出大学治理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建立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教师和学生群体为主要抓手,处理好与政府、社会、学校内部之间的复杂关系,形成矩阵式管理模式;狠抓“四风”建设,以党风带学风校风和政风;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氛围,以良好的校园文化形成对教育教学的支持和促进。

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发言 

综合改革司司长刘自成发言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要进一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职业地位与社会地位;正视问题和短板,例如少数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较弱、师德师风舆情频发、高校教师待遇保障、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打出改革的“组合拳”。

教育部人事司一级巡视员、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赵丹龄分享了她对于当前人才工作的几点思考。对于人才培养工作,她指出明确人才定位、坚持党管人才、实施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非常重要,要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贯穿人才培养始终,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岗位指南、健全退出机制是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发言

 人事司一级巡视员赵丹龄发言


随后,会议进入第二阶段,部分高校嘉宾代表做主题报告。

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宣勇以“中国特色大学治理中的校长角色定位”为题,分析大学校长角色的多重性和复杂性,部分高校校长角色存在内在冲突——具体表现为行政与学术的角色冲突、理想与现实的角色冲突、党委书记与校长角色的同构性。他指出,决策边界不清晰是目前部分高校校长存在“角色冲突”的原因,需要引起教育者的反思。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谢维和探讨了大学治理中的评价研究问题。他从案例引入,指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论文的引文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时间变量具有其内在意义与价值。他创新性地引入“时间”变量,从时间、价值、体制三个维度探索建立大学治理中的评价体系。谢维和教授指出,大学治理评价体系的改革不仅是技术层面问题,更是体制层面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宣勇教授发言

 谢维和教授发言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炜做题为“《高等教育哲学》与大学治理”的报告,以教授治校的困惑为切入点,阐释了学术自治与大学治理的关系,认为应通过辩证思考与科学借鉴,建立基于大学使命的权力配置和利益平衡机制,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大连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张德祥做题为“大学治理中的建构、悬置、缺失”的报告,认为解决大学治理中制度的悬置和缺失问题,应明确考核和评估细则,从运行机制、治理文化、治理制度和内生动力方面下功夫。

张炜教授发言

 张德祥教授发言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龚放做题为“加快大学校长专业化进程:实施大学人才战略的第一要务”的报告,认为要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切实提高大学治理能力,就必须加快大学校长专业化进程,真正实现“教育家办学”。

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眭依凡做题为“香港科技大学的内部治理体系研究”的报告,介绍了香港科技大学的基本情况、治理体系和制度安排,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应该结构简单、运行高效并遵循教育规律。

 

龚放教授发言

 眭依凡教授发言


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副校长王希勤做题为“高校治理体系的构成”的报告,用关系体系、价值体系、制度体系、组织体系、运行体系五个部分组成的治理体系模型介绍了清华大学的治理改革体系。

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希勤发言


16日,课题组专家进行分组发言与讨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马万华、阎凤桥、蒋凯,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李立国,北京大学人事部部长刘波、副部长俞渠,清华大学人事处副处长、人才办副主任田煜,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哈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钟周分别对相关课题的子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深入的分组汇报与探讨,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炜等参加了讨论。最后,管培俊副会长、眭依凡教授、王希勤教授召开课题组会议,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交流与布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供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