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2019-01-15

2019北京大学基础教育论坛顺利举行

 

2019112上午,2019北京大学基础教育论坛在北京大学国关秋林报告厅开幕,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晓宇教授主持。此次论坛以“守正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设主论坛分论坛工作坊会期持续两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共3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现场

 

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理事长闵维方教授致欢迎辞。指出,面对未来的挑战,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包括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运用科技推动教育改革。

闵维方教授致欢迎辞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致辞中表示对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发展寄予厚望,希望中心对热点教育问题保持关注,充分发挥智囊作用,同时指出2019年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主要任务包括实施基础教育育人质量提升的攻坚计划,实施扩大普惠性学前资源的攻坚计划,实施“控辍保学”的攻坚计划,实施“家校协同育人”的攻坚计划。

玉刚司长致辞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在致辞中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形态、教育目标、教育评价、教师角色、教育管理六个方面介绍了未来基础教育的创新表现。指出,基础教育的发展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未雨绸缪,一定能为我国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发挥基础性作用。

杨念鲁会长致辞

 

随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晓宇教授主持第一阶段的特邀主题报告。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发表了题为“基础教育的革与创新”的主题演讲,指出基础教育改革和创新主要包括发展战略管理体制、教育方针、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评价改革六个方面。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发表了题为“学校课程改革与校长领导力”的主题演讲,她认为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包括重基础、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分层次、可选择并对学科课程建设及内容调整教学方式改革课程建设制度提出了建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发表了题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考主题演讲,认为教师队伍建设应置于基础教育改革的优先地位,主要包括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两个方面。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教授主持上午的主题对话环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文东、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院长吴颖惠、北大附中基础教育集团教育总监徐丹围绕“未来教育:真实与幻像”主题展开讨论。

“未来教育:真实与幻像主题对话环节

 

12下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岳昌君教授主持第二阶段的特邀主题报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晓宇教授发表了题为“教育财政均衡与中小学布局布点”的主题演讲,他借助大数据分析对校级财政差异进行分解,并将影响因素归纳为师生因素、周边因素、服务范围因素、区域因素四大类因素。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发表了题为“拔尖人才培养:精英成长的张力”主题演讲,指出精英选拔考试的变质、多元化的选拔标准使得教育竞争成本增高,考察对象从单纯的学生个体转变为家庭单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鲍威副教授发表了题为“阶层壁垒与信息鸿沟: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信息支持在升学选择中的影响”的主题演讲,研究旨在探究新高考升学选择复杂性增加的背景下,不同学生对于升学选择的信息鸿沟是否加剧了阶层间教育获得的不平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从政策改革视角出发,以“扩大学生选择还是别无选择:重审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为题发表主题演讲。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哈巍研究员主持第三阶段的特邀主题报告环节。华东师范大学宁本涛教授发表了题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观重建问题的思考”主题演讲,指出我国劳动教育表现出驱力目的的外生性建议国家以制度形式规定劳动教育主体,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建立评价督导机制,促使劳动教育成为全社会各层次主体的自觉意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就“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问题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由于缺乏劳动机会,将导致成长教育过程中失去“实事求是”精神,进一步探讨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必要性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朱红发表了题为“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经验、需求和挑战”的主题演讲,旨在探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我国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现状和不同地区的差异。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尚俊杰副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学习计划研究报告”主题演讲,该报告是北京大学学习科学实验室正在开展为期十年的“人是如何学习的——中国学生学习研究及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阶段性成果。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郭丛斌研究员发表了题为“中国精英大学的生源究竟在何方—从优质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角”主题演讲,以高中毕业生被精英大学录取的数量和比例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指标,探讨省际间精英大学录取机会差异、生源在不同行政层级地区分布情况以及优质高中教育在省内各地市间分布情况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谢萍博士主持下午的主题对话环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蔷薇小学特级校长沈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莉萍、深圳罗湖区教育局局长王水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教育大数据实验室主任蒋承围绕“困惑与超越:基础教育创新实践与学生发展”主题展开讨论。

合

“基础教育创新实践与学生发展”主题对话环节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阎凤桥教授主持第四阶段的特邀主题报告并做大会总结。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曼丽教授发表了题为“青少年学生体质与学业表现的实证研究——基于陕西渭南市中小学生数据的分析”的主题演讲,她通过分析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2012-2015的管理数据和调查数据探讨高中生的体制状况与学业表现之间的关系。

最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阎凤桥教授进行大会总结发言。他指出,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不仅包括系统内部问题,更是与外部社会系统不断互动从政府角度出发的改革政策在具体落实之中未必能够获得较高的满意度,需要从多重逻辑中反思审视教育问题。他认为,如果将评判视角拉长,教育问题也许会更加明朗,以绝对的悲观态度看教育问题有待商榷。

19.01.12 单拍

大会合影

教育部第二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培养工程北京大学基地学员与导师的合影

 

1132019北京大学基础教育论坛之分论坛和工作坊活动继续在北京大学校内和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进行。“高中生发展与核心能力测评”分论坛对“高中生发展与核心能力测评(ACC)项目的年度性成果汇报与总结来自高校、中学教育行政机构单位的十余位学者管理者发表主题演讲。“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关注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江南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明选好未来教育集团学而思网校总经理陈宁昱发表主题演讲来自高校和企业的十余位学者和从业者参与分享和主题对话。“国际教育变革与校长领导力”分论坛关注学校课程构建和家校社区资源整合探讨国际教育变革背景下的校长领导力,来自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和管理者参与主题演讲和对话。“生涯教育教师发展和活动设计”主题工作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朱红组织教师参与体验式生涯教育活动,华侨大学生涯教育研究所所长黄天中教授题演讲,带领教师进行生涯教育课程活动设计“课例研究的中国经验”分论坛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讲师魏戈博士、欧群慧副教授主持,温州大学副教授章勤琼主题演讲,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数学教师岳玉明、闫金艳、贾琦、郑现鹏介绍了本校课例研究成果,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评价中心研究员郭立军从理论层面进行点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卢立涛副教授以趣味活动形式带领参会者体会如何进行课例分析。“乡村教育的历史与文化之维”分论坛中,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韩嘉玲发表致辞,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程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范云霞等位学者发表主题演讲,探讨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传承和教育变迁。“新时代下‘合作学习’的课堂引导活动”工作坊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温思涵博士主持工作坊以引导为核心,通过作学习教与学实践的研究经验让与会者体验合作学习教与学的变革理念“社会情感学习(SEL)”主题作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刘湘燕主持工作坊以活动形式旨在为教育者建构一个自主探索、相互理解和支持的情感空间活动最后,刘湘燕博士以“批判视角下的社会情感学习”为题作报告

 

2019北京大学基础教育论坛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办邀请国内教育决策者、管理者、办学者、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共聚一堂,相互分享与探讨基础教育问题,共同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努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学校教育网北大电视台北大讲座网提供媒体支持。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供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