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2020-05-29

教育学院教育与人类发展系202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答辩会顺利举行

 

2020年5月26日13:00-17:00,教育学院教育与人类发展系利用网上视频会议平台WEBEX会议系统,举行了硕士研究生的线上毕业答辩。答辩共分为两组,答辩委员会成员包括马万华、刘云杉、施晓光、王利平、蒋凯、蔡磊砢、李春萍、沈文钦等八位老师,答辩秘书为王涛利杨芊芊

 

 

黄明东同学采用案例研究法,以南方某市民办中学崛起为切入点,研究家庭教育选择、地方教育生态与教育治理之间的互动与影响。研究认为,民办中学的崛起是二十年来宏观和地方政策与民众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民办中学获得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一方面当地家庭的主流教育观念逐渐转向“密集型”教养模式,更加符合中产家庭对优质教育期待与需求的民办中学在竞争中胜出。这个过程重塑了当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格局。

大学治理是近年来国内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热点与重点议题。杨颖晨同学基于国际比较的视野,选取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四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为案例,对四所大学的内部治理传统与现状进行了描述与阐释,在此基础上,对世界一流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论文使用了新制度主义等理论观点深入分析了四所大学治理结构的差异与共性。

蔡元培时期的北京大学改革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选课制度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一环。谭越同学以蔡元培任校长期间北大推行选制为研究对象进行历史研究,将选科制改革与北大早期的管理制度改革相联系,体现出知识-制度的分析逻辑。研究详细描述了蔡元培时期北京大学引进和移植美国大学选科制的历史过程、阶段划分、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实施选科制的效果和改革遇到的阻力和问题。

学术近亲繁殖问题亦是近来的一个教育热点问题。左玥同学以教育学科为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了17所高校近千名教育学科教师的信息描述了我国大学的主要教育研究机构的“近亲繁殖”状况,采用简历分析法、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近亲繁殖”对学术人员学术发表、晋升情况的影响。不同于以往的静态分析,研究关注到教师学缘结构的代际差异,以及近亲繁殖效应的时间变化

 

国际科研合作是我国科研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反全球化的潮流下面临挑战。王晓娜同学的研究跟踪访谈了16位留学瑞士的中国学者,为期18个月,并对其中的5名有明显身份阶段变化的学者进行了二轮访谈。研究重点分析了跨国学术流动与国际科研合作的关系,以及国际合作知识网络建立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了社会资本在国际合作关系建立和维系中的重要作用,并从学者生涯发展的视角发现不同身份、不同发展阶段的学者对于国际合作的认知及其行动策略的差异。论文在理工科实验室特征、跨国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国际合作策略与影响四个层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就业难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人文社会科学学生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尹凤杰同学借助职业选择理论和毕业生就业能力资本理论,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以某一精英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生为研究对象,对17名已经毕业或者临近毕业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生进行了深度访谈。 研究指出,我国精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生进行职业探索的时间整体呈现出滞后和紧迫的特点,但家庭经济资本丰厚的学生可借助家庭优势,在就业选择中从容不迫或延宕决策。人文学科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耦合关系较为松散,毕业生的求职策略综合运用了多种资本。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教师科研工作地位凸显,教学与科研关系现状如何,是否存在冲突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张郁晖同学的论文以北京大学人文学科为例,运用访谈法,从学科文化分析视角入手,对研究型大学人文学科教师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及其行动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人文学科教师普遍认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是高度结合、和谐统一的,且受到学科文化塑造,人文学科教师多怀有强烈的师者使命感与较高的教学热情,但新体制改革增加了教师的科研压力,对教学科研的结合带来一定难度。论文结合学科文化传统、教师职业身份认知、考评制度等多方面因素,深度剖析了人文学科教师对教研关系的理解。

知识经济全球化时代,创新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作为培养本科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手段之一。王祯同学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访谈了研究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进组本科生和辅导员,对本科生实验室科研的参与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展开了分析。该研究基于输入-环境-输出角度对本科生实验室内从被动的边缘参与到主动的核心参与转变的过程展开了详细分析,形成了本科生实验室科研成长之路的整体分析框架,并围绕如何提高本科生科研参与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针对答辩学生的论文与答辩表现,答辩委员们进行耐心细致的点评,并对每位答辩同学的论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可供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答辩同学在认真倾听、吸取评委们建议的基础上,对评委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较好的回应。

最后,经过答辩委员会的决议讨论和匿名投票,参与答辩的8位硕士研究生均顺利通过硕士毕业答辩,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供稿人:王涛利 杨芊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