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2020-05-27

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202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答辩会顺利举行

 

  2020年5月26日13时-18时,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使用学校的WEBEX会议系统,在线举行了硕士研究生毕业答辩。此次答辩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李玉顺教授主持,答辩委员会成员包括教育技术系赵国栋、郭文革、尚俊杰、缪蓉、吴筱萌、王爱华、贾积有老师,答辩秘书为一年级硕士生周铭翩。

  电脑萤幕的一群人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教育学院2020届教育技术系硕士研究生毕业答辩会议合影

  

  首先,答辩主席李玉顺教授宣布答辩开始,并介绍答辩委员会组成名单。紧接着,位于全国各地的8位硕士研究生分别报告各自的毕业论文。

  张志广同学的研究回顾了已有计算思维的评估方法,采用 Evidence-Centered Design 的方法框架,建构了一套用于指导开发计算思维评估工具的方法。同时又基于Bebras 任务设计原则,开发了一套总结性评价测试卷(含2个版本)和评价量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CS Unplugged能够促进学生在计算思维的“算法思维”上的增长,并且学生在计算思维的“算法思维”上获得的增长一直都得到了保留。

  黄涵渝同学则以芬兰的数字素养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实地观察法、深度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形成了五步的分析框架进行分析。首先,回顾了欧盟数字素养教育的发展并梳理了芬兰中小学教育体系。接着,深入研究了芬兰数字素养教育的发展模式,并从三个不同的案例分析了芬兰中小学生数字素养的开展情况。最后总结芬兰数字素养的特点,提出对中国数字素养发展的建议。

  纪九梅同学研究了派珀特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梳理影响其思想形成的因素、建造主义所具有的特征、如何运用计算机开展变革教育的实践、对教育要素思考的发展脉络以及对当今教育的启示;构建了派珀特所批判的传统学校教育模型与理想的学习文化模型,用流程图概括派珀特的学习三阶段论。这是教育技术系第一篇关于教育技术学研究者思想的硕士论文。

  刘雅琦同学主要采用实验研究和实验后反思的研究方法,设计了不同英语熟练度、感知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在完成音频任务和音视频任务时表现的2X2实验。研究表明,总体来说含有面部视觉信息的视频确实能够提高第二语言学习者对单词语音听辨的正确率。结合神经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结果,该文为二语语音教学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乔博同学选取数字化阅读实验室设计的《将世界绘进地图》在线课程作为研究案例,抽取四个班级10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改进的PageRank意见领袖发现算法识别意见领袖,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独立样本T检验、滞后序列分析等方法,刻画意见领袖和追随者在社会网络属性、发帖质量和行为模式三个特征上的差异。

  许静竹同学基于眼动仪系统这一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所采集的真实课堂数据,从“注意”和“解释”这两个关键视角探究了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在真实课堂情境中的专业视觉特征及差异。研究发现,在对学生的关注方面,新手教师注视的时间更长且更不平均,发出一次注视和访问的时间极度均等,但也显著高于专家教师。为促进新手教师专业视觉和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新手教师本人、学校和教师培养相关部门应通力合作。

  原铭泽同学的研究回顾了关于教学视频中教师呈现的相关研究,结合关于面孔与声音的心理研究,提出教师的形象与声音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与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通过严谨的准实验研究,发现教师形象的呈现与否会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学业情绪、学习满意度以及学习者的学习满意度与教师形象评价产生影响。同时,教师声音的呈现方式也会对学习者的教师声音评价产生影响。

  曾嘉灵同学基于学习科学理论的视角,设计开发一款折叠与展开教育游戏《方块消消消》,申请并获得了软件著作权,这是教育技术系在校学生第一次取得软件著作权;通过小范围测试改进后,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使用准实验方法来检验教学效果,对收集到的内容测验、学生调查和游戏平台数据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分析(包括相关分析、时间序列等方法),表明该款游戏能够显著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内在动机,且主要通过激发学习动机来提升认知水平。该文提出教育游戏的认知、动机、调节设计原则,为实现科学、有趣、有效的教育游戏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在答辩过程中,各位委员认真细致地点评了同学们的论文,提出了一些质疑,同学们都较好地回答了老师们的问题。

  最后,答辩委员会通过匿名投票,形成了答辩决议,8位硕士研究生全部通过硕士答辩。李玉顺和贾积有分别总结了该次答辩,大力肯定了同学们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时期取得的优异成绩,期待同学们以此为基础,在将来的深造或者工作中更上层楼;并祝愿大家平安健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