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2021-01-20

2021北京大学基础教育论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分论坛成功举行

 

1月16日,由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主办,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承办的2021北京大学基础教育论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分论坛采用线上方式在云端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570余人参加了此次分论坛。分论坛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援疆)鲍威主持。

鲍威副院长(援疆)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筹办此次分论坛的初心。她提出,希望以本次分论坛的举办为契机,推动国内更多专家学者关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这一重要议题,共同寻求全面促进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的策略与路径。

 

    Screenshot_20210116_153100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援疆)鲍威主持分论坛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桑华发言。桑华书记对所有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于越教育基金提供的高水准交流平台表达了感谢。她对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持续二十年对于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在管理能力提升、师资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提供的对口帮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努力表达了敬意。她提出,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在祖国西部边疆育才造士,以培育高质量师资队伍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祖国西部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而师范学院的发展长期得到国内众多高水平院校的支持和帮助,这本身是一个多方协同,共同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典型案例。

桑华书记还指出,当前推进新时代西部边疆基础教育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一些亟需深入研究的瓶颈问题。此次分论坛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之举,恰逢其时,意义深远。分论坛主题确定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旨在聚焦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策略、教育信息化建设、数学核心素养、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新高考改革、家庭教育投资等重要议题,通过来自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教师团队与东部发达地区相关专家的学术对话与经验交流,汇聚多方智慧,共同探究影响区域差距的因素,探寻发挥西部基础教育发展的后发优势,加快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策略与路径,相信论坛必将在对话交流中打开思路、互为镜鉴,为中国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均衡发展助力。

 Screenshot_20210116_151836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桑华开场发言    

 

来自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的四位专家首先做了专题报告。张红艳博士作了题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的报告。她以教育均衡理论为参考,提出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过程三维理论框架结构。她们的研究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了相应权重,并以新疆地区为例,从教师视角透视了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以系统动力学为方法论,建立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系统模型,通过调整不同要素投入比例的参数变化,得出信息化组织与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信息化保障与信息化应用是影响其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她们提出,仅在平均分配五个核心要素投入比例的情况下,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能力最高。此研究为治理基础教育信息化失衡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6fdfa58584d9113a30987ce4c1be8ad

张红艳博士作主题报告

洪燕君博士的报告题目是《以项目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她以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为例,探索高校教师助推山东、石河子两地小学数学教师跨区域同课研磨,共同进行史料梳理古今联系拟定目标设计实施评价反思的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课例开发,促进数学史从学术形态到教育形态的转变,形成 一个团体+一个流程+一个案例的教学实践模式,合作实现深度学习进行了有益探索。以此为个案探索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推动高校教师与一线中学教师形成跨区域学习共同体,以项目促合作,以研究促发展的合作模式与路径。

IMG_256

洪燕君博士作主题报告

付娟博士与董江华博士的报告题目是《基于需求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提质增效探索》。她们以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2019年承担的国培中小学校长岗位任职培训项目的实施为个案,从承训院校视角出发,就如何实现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提质增效进行究。基于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深度访谈,她们从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培训内容设计应基于校长专业发展现状及参训需求,突出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二是在培训方式上,加大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学习的占比;三是以承训院校为核心,构建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四是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区内外相结合,有开阔教育视野,了解西部教育实践的培训者队伍;五是充分发挥师范院校的科研优势,研究基础教育实践和中小学校长培训中的瓶颈问题,凝练本土实践智慧,反哺教师培养及培训,让教育科学研究在国培设计、实施中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

d304643110f797ed3be16e60555034b

付娟博士作主题报告

蔡文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家庭影子教育投资行为的不确定性与粘性信息分析》。蔡教授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运用Tobit模型分析家庭收入不确定性和粘性信息对影子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他提出,收入不确定性和粘性信息均对家庭影子教育投资行为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当家庭收入的不确定性程度增加时,影子教育信息传播更新滞后时,家庭便会减少对影子教育的投资。同时,收入不确定性和粘性信息对不同收入分位、受教育程度、职业层次、城乡以及不同地区的家庭影子教育投资行为存在显著的差异影响。基于此,他提出,政府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家庭收入的稳定性,保证教育信息的透明度和方向性;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投资观念,理性的对待教育投资和消费产品。

725034e6d7464f2981ed9c86902402f

蔡文伯教授作主题报告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綦春霞教授作了题为《中学数学素养测评的相关研究》的报告。她对中学数学素养测评的相关国际、国内背景以及理论与实践需求做了分析,分享了其研究团队对数学素养内涵的界定及团队在已有数学素养测评框架的基础上,围绕如何去测评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表现有哪些?”“哪些因素影响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表现?所进行的相关系列研究及成果。继而,从关注监测工具开发的科学性”“关注数学素养的考察”“增加基于情境任务的试题设计”“基于测试数据改进教学”“关注情感态度方面的监测五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反思,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Screenshot_20210116_152852

綦春霞教授作主题报告

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MOCC研究中心主任王涛博士作了题为《用室联网撬动OMO教育的效能与均衡》的报告。王涛博士提出:室联网理论将促进教育信息化在教育和学习中效能(效果、效率和效益)的释放,进而促进基础教育的效能提升和均衡发展。王涛博士分享了其团队采用室联网理论开发、实践的一系列项目,并对视联网与与基础教育相结合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1eb7ad92cdb1d5287a730d4c6afdba1

王涛博士作主题报告

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杨朝晖教授作了题为《激发内生力:首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春雨路径》的报告。她以2016年启动的北京市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研究(春雨计划)的实践探索为例,介绍了如何在教育均衡化背景下,以正确的质量观为指导,以整体有机、复杂渐进的思维方式,针对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中的难点、热点,精准发力,为农村学校发展提供策略支撑的探索。该项目坚持以校为本,自主发展,改进在日常的理念,从学校可控、可改进的质量保障关键性、过程性因素入手,通过双线并举的行动研究路径和四位一体,有机联动的合力机制,助推学校自主发展、质量提升,生成了丰富的校本内生经验。其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究对于农村薄弱校改进,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有很好的借鉴与启发。

Screenshot_20210116_154550

杨朝晖教授作主题报告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援疆)鲍威作了题为《新高考改革对学生高中学习经历的重塑》的报告。她提出,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旨在以升学选拔机制的调整来引导高中教育改革,推动高中教育向全人教育转型,推动素质培育在高中教育的落地与实施,改革举措与国际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基于对61791名本科大一学生样本的实证调查数据,研究团队聚焦学业参与、课外活动、大学体验三大观测维度,探究新高考改革对学生高中学习经历的影响。他们发现:新高考改革使得浙沪高中生的课程学习投入相对下滑,课外自主学习投入相对上升,应试压力在高中三年时间的分配更趋均衡与协调。与此同时,新高考模式显著提升了浙沪高中学生的课外社团活动参与率和大学多元个性化体验活动的参与经历。他们提出:随着更多基础教育薄弱地区也将启动新高考改革方案,政府需提供改革必须的师资,改善硬件条件,增大财政收入,优化师资队伍,推动不同区域间学校的经验交流,以实现新高考改革的公平价值初衷。

e3e6720641d46f30259c39a2938c1d9

鲍威研究员作主题报告

  首都师范大学的薛海平教授基于PISA2015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方法对我国中学生学业负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国际比较与分析,回应了究竟我国中学生学业负担重不重这一问题研究有很多重要发现。如:我国中学生学业负担水平总体较重,但学生每周课外辅导时长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学生竞争感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学生学业负担影响具有异质性,国家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增大加重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客观学业负担,但减轻了其主观学业负担;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加重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学业焦虑水平,促使家长改变了子女学习时间分配策略,其子女在校内学习时长减少的同时增加了课外辅导时长,期望得到更加个性化和更高质量的教育,以保持或扩大教育竞争优势。进而,他提出政府应该继续推进减负政策的有效落实,既要减轻客观学业负担也要减轻主观学业负担,同时尊重学生差异实施精准减负,避免减负政策加剧不同阶层子女教育结果不平等。

0071282d59a1df2c95727be69aa2ea4

薛海平教授作主题报告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汪明副主任作了总结点评。汪明副主任从时代背景、如何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缩小基础教育区域差距三个方面做了精彩点评和主旨发言

他指出,站在十四五新的起点上,本论坛的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目标任重而道远必须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基础教育发展新理念,构建基础教育发展新格局,开启基础教育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基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高质量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奠基固本

他提出,在本次分论坛的主题报告环节中,东西部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要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存在已久,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有的是新形势下教育面临的一些新挑战,但核心问题是如何提升质量,缩小差距。义务教育在强调发展五育并举的同时,要围绕立德树人职责使命,加快建设教育评价相关标准,发挥评价对提升育人质量的价值。

他强调指出,十四五时期,围绕缩小区域之间的基础教育差距,应当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是课程教学改革这个核心,第二是教师队伍建设这个重点;第三是抓好教育信息化建设这个载体。

ad206907e31b517ecab3649f947b1b3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汪明副主任作点评及主旨发言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鲍威副院长(援疆)在总结环节对汪明副主任的精彩点评和主旨发言表达了感谢。她提出,面对后疫情时期国内外复杂形势的严峻挑战,中央政府提出了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格局战略,明确了未来强化举措,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希望此次论坛的举办能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契机,汇聚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中国智慧,推动西部教育在区域社会经济跨越性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内生力量。

 

 

 文:董江华

  图:李国丽

 

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供稿

 

 

1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