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2023-06-01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系列工作坊(第一期)成功举行

  5月30日下午,北京大学写作中心和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的“英文学术写作的成功经验、思维意识和工具实操”工作坊在教育学院112报告厅成功举行,“英文学术论文写作”系列工作坊正式启动。教务长办公室主任、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华,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晓黎,教育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范逸洲,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Torsten Juelich以及50多位校内师生参加活动。本期工作坊由写作中心冯菲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孙华教授指出“英文学术论文写作”系列工作坊是学校写作中心联合教育学院启动的专题项目,计划通过主题讲座、实操练习、一对一咨询等活动,为学生与青年教师的英文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提供针对性支持与服务。工作坊将通过深度参与、轻松互动的方式引导参加者不断思考学术写作的思维意识与行文逻辑,希望同学们踊跃提问、积极探讨,在工作坊中有所收获、学有所成。此外,孙华还介绍了写作中心与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写作自习室”以及即将启动的公文写作系列培训活动。

  在指导分享环节,范逸洲通过回顾自己文章撰写、投稿到发表的历程,提出在英文写作中最核心的成功经验就是“坚持写”,鼓励同学们“只要坚持写作、坚持投稿,一定会发表”。同时,在投稿过程中,可以在宝贵的同伴评审中摸清学术写作规则,在与学术同行的对话中提高写作能力。最后,范逸洲强调,学术写作中最重要的是思维设定(Mindset),即建立对学术写作的准确理解,这也正是第一期工作坊的主要目标。

  随后,Torsten Juelich为同学们介绍了英文学术写作应有的思维设定,并讲解了英文学术写作的七条策略。第一,他从英文写作的常见误区入手,提出优秀的作家不是通过记忆规则来获得写作技巧的,而是通过广泛阅读来了解作品中的内容、语法、风格和语言组织;第二,书面英语较之口语而言缺少手势、动作等信息,更不易被理解,因此作者需要直接明确地写清主旨;第三,要注意文化差异,学会跨文化思考与写作;第四,写作是为了被理解,因此语言表达要清晰、简洁、精准、有逻辑;第五,写作时要明确自身的目标读者,考虑到读者的知识水平和阅读目的;第六,要培养“故事线意识”,即每篇科学论文都应讲述一个完整的科学故事;第七,严谨的结构有助于更好地展现论文内容,正如中文里“龙头-猪肚-凤尾”的比喻。在Torsten Juelich讲授的过程中,范逸洲也现身说法,进一步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验与心得,为现场师生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与工具。

  本期工作坊内容丰富,专家讲授过程中同学们时不时举手提问互动、热烈讨论,一次次举手既是参会同学与讲授者的对话,也是同学们疑惑的表述与解答,也使得工作坊的内容更加全面、多元且针对性强,为同学们深入了解英文学术写作的世界推开了一扇门。在同学们连续不断的讨论声中,本期工作坊圆满成功,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系列工作坊共包括四次活动,后续主题包括 “英文学术写作的框架结构、行文逻辑、正确时态语态和学术写作风格”、“中国作者常见的学术写作错误和误区以及其原因解析和应对之策”、“实用的英文学术写作平台、辅助工具、模版和核查清单以及从投稿到发表的一线经验分享”,请感兴趣的老师同学关注北京大学校内门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公众号及“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公众号相关通知。

  

  文字|王思禹

  摄影|杨抒晴 余年年

  审核|马世妹 冯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