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30
北大教育论坛第324讲 | 鲍威:工程人才能力的供需适配结构及其高影响要素探究
北大教育论坛第324讲|
工程人才能力的供需适配结构及其高影响要素探究

主讲人:鲍威
(厦门大学)
讲座时间:
2025年10月10日(星期五),14:00-16:00
讲座地点:
教育学院209教室
主持人:岳昌君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讲座摘要: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深刻重塑工程教育的功能定位与人才需求格局。在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与创新驱动的新阶段,高等工程教育亟需建构灵活规范、产教融合、优质高效且符合教育规律的育人体系,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进程。基于宏观政策、中观组织与微观个体的三维分析框架,鲍威教授团队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工程人才培养的典型经验,并通过覆盖行业用人单位、学位点负责人及毕业生的多维度实证调查,深入考察我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及其育人成效。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工程教育正面临多重结构性挑战。国际科技封锁与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卡脖子”领域高层次工程人才供给严重不足、高等教育普及化与人口少子化趋势叠加,进一步加剧了人才能力供需错位与产教融合改革滞后的矛盾。一方面,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不仅无法满足未来产业发展需求,而且存在严峻的结构性供需失配矛盾。课程体系前沿性与交叉性建设、项目化教学范式转型、产业深度参与、双元导师协同机制以及高质量专业实践,构成促进工程人才综合能力发展的五大高影响要素。另一方面,基于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混合研究揭示,我国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仍存在“产冷教热”与“合而不深”的结构性困境。教研产出滞后、制度赋权失衡、激励机制不足以及信息壁垒,构成制约企业深度参与育人的核心障碍。鉴于此,亟需构建全程性、嵌入性、综合性的产教融合育人体系,完善并强化企业参与的权责机制与激励政策,从系统层面提升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与战略适配力。
主讲人简介: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导,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曾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政策与管理系系主任、日本国立大学财务经营中心客座研究员、美国宾州州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等教育院校影响力与学生发展、高校教师发展、高中-大学衔接、高等教育财政等。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管理分会常务理事、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等。
本次讲座得到黄藤教育基金的资助,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