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2019-12-16

北大教育论坛第228讲:刘超:中国学术市场“行情”探研 ——以一线名校为例(1890年代~1950年代)

  D:\IMG_2310 标准照 作协 20161229 (1).JPG

  刘超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主讲人:刘超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讲座时间:2019年12月20日(周五)下午2:00-3:30

  讲座地点: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6教室

  主持人:蔡磊砢 副研究员

  摘要:学术市场的“行情”是知识界人才供求、文化生态及制度设计的晴雨表,可以折射学术的发展历程。上世纪的前几十年里,中国学术市场伴随着社会变革及学术制度体系变革而经历了深刻的变迁。大致而言,先后经历了初步探索期、正式成型期、多样发展期和转型重构期等几个阶段。经过清季民初的反复探索后,中国学术制度于1927年起日趋成型,此后维持了较长时间;直到抗战胜利前后,学术市场基本稳定。少数顶尖国立大学确立了中国学术的基准。此后,在新的学术格局下,学术标准日益提升,学术市场行情亦随之变化。上述阶段各具特点,但总体上呈现从混乱到有序、从虚高到下行、制度化程度持续提升的态势,严格主义成为主基调。伴随着中国学人“海归”浪潮的高涨和民族学术自主性的增强,学术职业对文凭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博士学位的“学术购买力”和普通学者的议价权也日渐缩水。最终,博士学位由教授职位的等价物贬值为大学教职的前置条件之一,中国名校教师的评聘标准与发达国家的名校日益接近。这一变化,与持续的人才供给有关,与制度设计、政策安排有关,也与学术市场的竞争机制、学术体制的分级分等制、学术管理的内在逻辑有关。相对严格的竞争性升等制和相对自由的学术流动,对中国教育学术发展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过度竞争的学术导向,也随之成为新的议题。

  

  主讲人简介:刘超,日本东北大学法学博士、清华大学史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研究员。长期沉潜于教学科研,近年主要关注高等教育、中国史及历史社会学。

  

  本次论坛得到黄藤教育基金的赞助,特此致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