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2016-06-11

关于召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的第二轮通知

 关于召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和“高中教育的现状、挑战与未来”高层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在各部门、各高中的支持下,本次高层论坛的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在第一轮通知的基础上(http://www.gse.pku.edu.cn/xwgg/xytz/12459.htm),现将相关信息补充发布如下。欢迎教育行政部门、高中、教育机构等相关领域的领导和工作者参会讨论。

第二轮会议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办和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承办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

二、学术支持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编辑部

《教育学术月刊》编辑部

《基础教育参考》编辑部

三、会议时间

2016617日至2016619

四、合作课题征集

“高中专委会”将面向全国范围公开征集高中教育领域的合作科研课题,拟开展的合作研究领域如下:

1.   高考改革的经验与调整方向

2.   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

3.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机制

4.   当前高中教育的性质、定位和主要任务

5.   我国高中教育发展的特征与趋势

6.   高中教育的普及与精准扶贫工作

为保证课题质量,建议由高中或教育机构负责人牵头申请,课题组至少包括五位以上教师或相关研究人员。详细信息请关注619日下午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组织召开的合作研究课题座谈会。

五、会议议程

时 间

内 容

拟邀请嘉宾

地点

617

9:0022:00

大会注册报到

北京龙城丽宫国际酒店、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617

19:0020:00

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选举等工作

会员代表

北京龙城丽宫国际酒店

618

9:0012:00

成立大会与

主旨演讲:

当前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特点与趋势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教育部相关部门领导

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

618

14:0017:30

嘉宾演讲主题: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机制

教育部考试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教务与招生部门专家领导以及高中委员会专家

619

9:0012:00

嘉宾演讲主题:高中教育的普及与均衡发展;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专家以及全国知名高中校长

619

14:0016:00

合作研究课题

座谈会          

高中专委会主要负责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专家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112会议室

 

 

 

 

 

 

 

 

 

 

 

 

 

 

 

 

 

 

六、报名与交费

1、请参会代表于615日前发送电子版回执单(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主页下载)到高中专委会联系邮箱。

2、会议费用:会务费800元/人(含会务费,资料费,18日午、晚餐及19日午餐费用;不含参会代表往返交通费,住宿费,会议外餐费及其它费用);

3、注册时间和地点:

6179:0022:00  北京龙城丽宫国际酒店

6188:009:00   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

4、交费方式:刷卡或现金,现场开具发票。

七、其他须知

1、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将在会前通过短信和邮件方式联系通过审核的会员和理事单位。

2、本次会议已为参会代表预订酒店:北京龙城丽宫国际酒店,预订和入住时请说明参加高中发展论坛,可以享有会员价。该预订酒店离北京大学车程约半小时,会务组将安排1819两日车辆接送。

参会代表如希望入住北京大学附近酒店,因近期活动较多,建议尽快自行预订。

酒店信息可参考北大教育学院主页通知中的附件二。

3、因本次会议规模较大,恕不安排接送站,请参会人员自行前往酒店。交通信息可参考附件三。

4、请注意:20164月,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主管的中国社会组织网曝光第五批“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中国教育发展协会在该名单中。其于同期举办的“2016中国教育发展高峰论坛”与本通知中所述论坛、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毫无任何关系。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

电子邮箱:gaozhong2016@vip.163.com

联系电话:010-62760900

    机:15101178395; 15101178397; 1510117878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310办公室(邮编:10087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

二零一六年六月十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