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2021-01-25

跨界与融合: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途径 ——2021北京大学基础教育论坛“教师专业发展”分论坛成功举行



     2021年1月16日下午,北京大学基础教育论坛教师专业发展”分论坛以线上会议和同步直播的形式成功举行约780位海内外师生和同行观看了在线直播。本次分论坛分上下两场,分别由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王青助理教授主持。

论坛上半场围绕“跨界与融合:新时期下的教师专业成长”主题,分享了由北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于越教育基金资助的、陈向明教授负责的“教师跨界学习机制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主要以北京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三期教育行动研究工作坊为研究对象,以跨界学习理论为视角,探索一线教师与高校学者进行跨界学习的机制,以此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途径。

上半场首先由课题组协调员方明军副教授报告课题的初步进展和成果接下来有两组主题报告一组由工作坊叙事班的教员王青和学员冯国蕊分享研究成果;另一组由工作坊案例班的教员王富伟和学员李颖介绍目前的研究进展。随后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郑新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的苏尚峰教授以专家的身份对以上内容做点评。论坛主持人由海淀区交通大学附属小学教师张东云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沈培、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杨晓琴分别担任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致辞

首先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致辞。陈教授指出,任何教育变革,最终都要落实到一线教师的身上,所以教师学习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的一线老师学习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集中参加培训的获得模式,一种是校本研修的参与模式。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听讲座能快速获得很多信息,但与实践运用还有距离同行交流可以分享经验,但不利于水平提高。课题组探讨另类的教师学习途径,即跨界学习,也被称为拓展模式,一线老师来自高校的人员,相互跨入到对方的领域,共同合作一起学习。此时,在参与者行动和互动中导致中断的社会-文化(社会规范、群体属性、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差异,不再被认为是沟通的障碍,而是学习的资源。在学习过程中,双方通过频繁交互,收获不断生成的、新的学习结果。陈向明教授特别向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谢春风主任、工作总负责人王富伟副研究员致谢,感谢他们为课题研究提供田野及素材。

陈教授致辞之后,第一位发言人是课题协调员、湖南师范大学的方明军副教授。方老师以《跨界-交互-生成式学习——基于工作坊的教师学习机制研究》为题,介绍了课题组一年来的研究过程和初步成果。方老师与北京教育学院的卢杨老师、北京大学的谢萍老师作为观察员,深入工作坊的三个班(叙事班、案例班、调查班),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现场观察;并与其他16名课题成员一起,通过访谈、焦点团体、实物分析等方法,对工作坊中参与双方的跨界学习机制进行了深入考察。

研究发现工作坊中的教员和学员来自两个不同的活动系统——学校活动系统、学术活动系统,双方存在实践逻辑和学术逻辑等方面的差异。在跨界过程中,边界障碍变成了资源。教员对研究本身产生了更鲜活的体悟,学术成长非常大。从学员角度看,以前理论和自己的经验之间有巨大的鸿沟,通过教员的陪伴和交流以及自己一年的探索,理论仿佛一道光照亮了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也得到了升华。

课题组认为,工作坊的学习机制可以被概念化为“跨界-交互-生成式学习”。“跨界”是指工作坊的组织形式,学术活动系统中的教员和学校活动系统中的学员进入彼此的系统,通过反馈交流机制进行合作。“交互”是工作坊的学习模式,包括参与人员在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多个层面的互动和交流。“生成”是指工作坊的学习效果没有事先设定的、清晰的学习目标,是一个不断被重新命名和重新赋予意义的过程师生共同受到“问题困境”的激发,形成相互影响的环路,在与复杂情境的回话中调整方向和力度,创造性地在行动中反映。

有关跨界学习过程中学员与教员所发生的改变,方老师指出,学员的改变在内容上是多元的,有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的掌握,有思维方式的改变,也有心灵的成长。学员改变的形也是多样的,有渐进式改变,也有顿悟式改变教员在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个性品质、学术研究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学员与教员的改变在家庭及工作场域均产生了影响,引发了涟漪效应。促成教员与学员跨越边界、互动对话、发生改变的因素很多,比如“弱教育”的氛围和导向性频繁且多层面的交互方式、适合的情境和恰当的干预、默契的教学团队、灵魂人物的引领、危机事件(比如新冠疫情发生)的及时

湖南师范大学方明军副教授分享研究成果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王青老师作为叙事班的助教,以《教师叙事中的“我”——叙事探究中的教师主体性体现》为题,对“教师叙事中体现出哪些主体性”、“为何体现主体性”、“如何体现主体性”三个问题了回答。通过对叙事班学员的困惑与收获进行分析,王老师指出,教师在叙事探究中体现出的主体性主要包括: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行叙事探究的意义在于为个人正名,通过“自传式”根源、三维叙事探究空间的方法来体现主体性。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王青助理教授作分享

来自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的冯国蕊老师,作为叙事的学员及课题组成员,《在跨界学习中破茧成蝶——一位教师做研究之路》为题的报告中,从跨界加剧内心“失衡”、交互激发“愤悱”、“浸润”与“顿悟”中生成、更大群体被激发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学习感悟。冯老师说:“一线教师可能没有深奥的学术语言,也很难做一个客观、冷静的研究者。但是一线教师和学生置身于教与学的交互过程中,有很多我们赖以生存并生活其中的故事,这些故事交互缠绕、相互编织在一起。既然做不成客观的研究者,就做一名叙事探究者,共同谱写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此次跨界学习的经历是一次让每位学员都刻骨铭心的体验,教师的教育故事靠我们共同来创作,每个人保持开放的心态,就会创造不可能的可能性!”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冯国蕊老师分享研究成果

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研究室副主任李颖老师,结合自己参加三期工作坊的收获,了主题为《穿梭于双重身份中的学习与蜕变》的分享。李老师既是德育工作的指导者,又是案例工作坊的学员以指导者与学习者的双重身份,分享了自己如何通过工作坊的交互式学习获得改变,着重讲述了自己发生顿悟式转变的关键事件。在教员王富伟老师的启发式追问和互动研讨中,李颖老师成功运用一级编码为教学指导工作建模,突破学术难关,发生顿悟式改变。李颖老师说:“第一次感受到了编码技术的神奇,因为它能让我从一堆资料中提炼出简洁的理论概念,分析出彼此的关系,进而用这些理论概念来指导实践。”

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研究室李颖副主任作分享

来自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的王富伟副研究员,是工作坊的总负责人,他报告的题目是《方法逻辑的循环——案例研究工作坊教学改变的反思之反思》王老师以主讲教身份对工作坊中遇到的困境、所采取的教学改进、改进后的效果以及背后的心智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认为,最初设计和前期调整体现的是研究方法的教学逻辑,后期调整体现的是研究逻辑但无论怎样调整,将研究方法作为一门学科、作为学术知识的逻辑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即体现为方法逻辑的循环。为何意在强化实践取向的教学调整反而强化了学术逻辑,导致“将研究思维融入日常工作之中”的定位难以彻底实现?王老师进一步探讨了隐藏于背后的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坚持方法的逻辑可能来源于教员自身所受的传统科研训练,这种科研训练本身就蕴含着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二是不能进行跨界拓展式学习,可能是源于教员与学员都深嵌在权威式的教学传统和教育阶段自上而下的地位分布之中。但是王老师相信:“通过对反思的反思,有助于我们将来在适切性与严谨性、适切性与想象力之间找到有效的平衡,为自身改变找到突破,也为教师学习开创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条道路。”最后,他诚邀有更多志同道合者加入!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王富伟副研究员作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郑新蓉教授对以上分享进行了点评。郑教授首先肯定了陈向明、王富伟老师主持的工作坊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所做出的非常有价值的探索。她认为,工作坊的跨界学习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通过一年多的浸润和互动,让基层教师内心发生变化;二是工作坊的跨界学习深深唤醒了教师开口说话的欲望;三是工作坊的学习过程,是给老师松绑的过程;四是工作坊让老师们回到真实的教育问题中,聚焦教师眼里的问题。工作坊之所以能实现跨界,更多是回到了教育本源:教员、学员之间相互尊重、理解这种平等、友善的关系,是教师成长中最重要的素,培育出教师的自主成长。看到陈向明教授带领着她的团队依旧在做着教育最本质的东西,郑教授表示内心充满惊喜与感动:“给人一种回暖的感觉”。

此外,郑教授对课题组至今开展的工作提出改进建议。首先,建议“顿悟”这一概念改为“开悟”,因为开悟顿悟包含的内涵更广后者更多地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而前者更具有中国本土特色也更多地在存在层面探讨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第二,有关如何达到教师研究团队成长的预期目的,郑老师建议,要超越掌握一工具、一个研究过程或是简单的一工作套式的思维,要关注人的思想方法的成长教师研究团队的成长过程,是形成一套好的、灵活、友善、有效的思想方法的过程,这样能够更好达到预期目的为其他教师教育者和研究者所借鉴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点评

此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苏尚锋教授对上述分享进行了点评。苏教授对陈向明教授团队在工作坊推进当中,试图突破各种结构性限制所做出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首先整个单元的汇报本身就是一次群体性的叙事,从中能够体会到“跨界-交-生成”的力量。其次,课题研究机制有创新。工作坊不仅仅有教者、学者,还有持客观状态的观察者;项目体现出预设、实施、反思、改进的行动研究的历程。此外,苏教授从自身角度提出了一个问题,高校教师与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的合作是在界内还是在界外?双方到底有没有跨界?苏教授认为项目团队与其说是跨界的团体,不如说是一个兴趣团体,从而消解了界限的存在。最后,苏教授期待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工作者,能够一起在跨界的路上撰写更丰富、更有意义的教育故事。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苏尚锋教授点评

论坛下半场以“从讲故事到做研究:一线教师的叙事探究路径”为题,聚焦工作坊叙事班跨界学习情况。首先由陈向明教授致辞,接着由来自幼儿园、小学、中学的三位学员发言,然后是叙事班的两位教员发言,最后是专家点评。论坛由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欧群慧、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助理教授王青主持。

陈向明教授在致辞中充满感情地介绍了自己在叙事班教学的美好体验。 “我带着5个非常棒的年轻教员和30几位特别愿意学习的一线老师们,我们一起创造了一个教育事件,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开始之前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体验。”看到自己的学术生命得到了延续,自己推崇的教育及研究方式在年轻人身上得到了传承,陈教授由衷地感到欣慰。接着陈教授简要地介绍了叙事班的研究范式——叙事行动研究。这一研究范式是在加拿大学者所倡导的叙事探究基础上经过本次工作坊本土化改造而成的。基于本次工作坊的经验,陈教授已撰写了关于“教师的顿悟式学习是如何发生的”、“从叙事探究到叙事行动研究”等系列论文。目前一线教师撰写的26篇教育叙事已经被教育科学出版社接受出版15篇学员的教育叙事5个刊物正式发表。陈教授指出,叙事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另类路径,有利重新认识自我和世界,形成集体表达团队,在学术交流中发声,并有效地赋权增能、改进现状此外,叙事行动研究,还需要得到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者们的支持。

北京市宣武回民幼儿园的朱晨晓老师,以《从我的故事中发现“我”——叙事探究中挖掘到的人生财富》为题,介绍了从幼儿园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小朋友在游戏区用积木搭建的动物园被撞塌、从她的一句脱口而出的话——“你干嘛动我的动物园呀”引发的深入思考:“我”从哪里来?本能“我”的纠结与探寻,“专业我的反思与提升。她从叙事探究中挖掘到这样的人生财富:反身性成长,本能“我”与专业“我”的磨合与共生,反思性实践,发现“附近”。让她感动的是,在叙事探究过程中,“每一个故事都值得珍视,每一个事件都值得发生,每一个人都能够被看见!”

北京市宣武回民幼儿园朱晨晓老师作分享

北京西苑小学的张迪老师以《青年班主任的“面子和里子”——从自我中发现本我》为题,介绍了围绕教育小高发生的面子“拉据战”。从教育小高“这么久竟毫无起色”,他感到“好没面子”,到爆发后赢回面子,到下决心改造小高,夺回丢失的面子,最后转向思考是不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错了,觉察到需要面子的自我需求的背后,是一张形影不离的行为“考核表”。看清面子,让他放下追求面子,正视“里子”,“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取所当取”。

北京西苑小学张迪老师作分享

北京华德教育教师发展中心何晓红老师,以《培育反思性思维的叙事之路》为题,分享她的叙事研究体验。作为一名教师指导者,何老师通过自己与一线教师的互动中体悟到:“叙事实践成为培育反映能力的‘镜道’,让信念、价值观、情感、认识、理解与关系等镜像呈现出来,帮助我学会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发现无意识的倾向,识别‘声称’与‘实用’的不一致,从而在连接过往和当下的经验中找到未来一致行动的可能性。”通过叙事行动研究的过程,何老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自己受到冲击的教育事件中相关人物的思维模式之间的相似性,进而提高了改变的动力和信心。

北京华德教育教师发展中心何晓红老师作分享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任敬华老师,以《为“套路”按下暂停键——教师叙事探究中价值观的改变》为题,介绍了教师面对教育问题的惯常思维与教育实践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在叙事行动研究工作坊中,学员通过“双环学习”促进价值观的改变。她提醒教师注意“双环学习”不能完全替代单环学习,两者各有自己使用的情境和特殊作用。另外,任老师还指出,“是否因为追求这种反套路而进入到一种新的套路模式”——这也是研究人员及一线教师需要警醒的。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任敬华副研究员作分享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安超老师,以《隐喻的力量:教师叙事探究中的理论洞察与经验重构》为题,介绍了一线教师撰写的教育叙事中隐喻的特征。这些隐喻的特征表现为从修辞意义上的技术性隐喻到反思意义上理论性隐喻。理论性隐喻的主要特征为:关乎生命感觉和道德实践;植根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思维方式和道德信念;引导个体创造新的理解新的现实。安超重点以叙事班学员韩茜老师的教育叙事《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为例,具体说明了隐喻的上述特征。最后,她提出,教育叙事看似虚构,但背后存在着虚构的真实;隐喻具有一种想象力,它导向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它给予我们未来生活的可能性和希望,是一种实践性伦理的构想当研究者或一线教师在苦思冥想要建构一种套路性规范性的宏大理论而不得时,其实可以抛开这种理论,发挥自己真正的生命想象力,探索一个合适的理论性隐喻。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安超博士后作分享

郑新蓉教授在随后的点评中指出,工作坊团队形成了一个大学和中学、小学、幼儿园老师形成的共同体,老师们被这个共同体推着走,发生着改变。发言的老师用生动的故事丰富了我们的教育学原理。因为通常的教育学基本理论,是一种概念思维,不会具体地指向我们现实的丰富性。老师们用叙事、比喻,把现实的丰富性做了还原呈现。一个大学研究者、教研人员或者教师的指导者,如何影响基层教师呢?叙事行动研究是一种比较新的方式,可以好好尝试。老师们用隐喻、用自己的话讲述教育故事,也讲述了人类的教育真理。

苏尚锋教授在点评中强调,老师们的反思内在于教师的职业状态中。例如张迪老师介绍为什么要改造小高时,可以看出儿童世界的复杂性对教师劳动力的损耗,进而产生职业倦怠,还导致老师关注的对象发生转移。通过老师们的讲述,可以看到大家触摸到了教师职业中非常有意思的内容。苏教授进一步指老师们讲故事时使用隐喻,是构建反思性思维,也是为了冲破现代性困境所进行探索和努力,但有时又难免陷在现代性思维里面,这是我们共同面对的困惑。

最后,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做总结。她指出,在当前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里引入叙事行动研究的挑战很大,因为老师们要去改变现状,会激发内心的恐惧和担心,比单独讲一个故事更难。陈教授呼吁学校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研究者,为教师做行动研究提供更多支持同时鼓励老师们也主动走出来,寻求跨界学习的机会,建立新的共同体,创造教师成长的另类途径。

论坛合影

张东云、卢杨张迪、王青

审校:陈向明

杨晓琴

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供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