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2022-04-06

北京大学“智能教育场景下的教育叙事研究”工作坊 顺利举办

 

为帮助教师迎接智能教育时代做好充足准备,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和技术运用进行深入剖析和反思,建立教师科学审视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的专业眼光,助力研究型教师的成长,北京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基地在2022年3月于线上成功举办智能教育场景下的教育叙事研究工作坊。参与本次活动的学员共200余人,包含了来自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等各领域的教师。

受新冠疫情影响,工作坊采取线上研讨会形式举办。在研讨正式开始前半个月,基地团队每天挑选并发布一篇教育叙事研究案例供学员学习,学员阅读后会在课程群里分享与自身实际相关的读后感,这些案例与讨论也成为了研讨会上重点分析和讲解的教学资源。

 

四场线上研讨会分别以“选故事”“写故事”“解故事”“品故事”为主题,于3月5日、3月12日、3月19日和3月26日开展。在3月5日第一场研讨会上,基地负责人北京大学汪琼教授就工作坊目标和基地宗旨进行开幕式致辞。随后,北京大学在读博士生沈苑在研讨会上与学员们分析了智能教育场景下教师会面临的诸多困境,如隐私安全、教育公平、人机关系等方面的风险,并引导学员们根据自己实际工作经历和技术应用情况聚焦自己要讲述的故事主题。

 

基地负责人北京大学汪琼教授开幕式致辞

 

3月12日的第二场研讨会以“写故事”为主题,研讨会上向老师们介绍了叙事研究中横向与纵向的叙事结构,更具张力的故事表达方式运用,以及教师自身视角在教育叙事中的作用,并且向老师们介绍了叙事研究资料的类型与收集方式。同时,老师们在讨论区就自己在教学中发现的矛盾点与对于叙事写作存在的疑问困惑进行探讨。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3月19日的第三场研讨会上,基地特邀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与学员们交流。陈向明教授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叙事探究领域深耕多年,在研讨会上她以“教育叙事行动研究案例分析”为主题,围绕三个典型案例展开详细分析,阐释了叙事探究的四项特征:问题化、个体性、关系性、反身性,明晰了教师进行叙事探究的基本要求是要有明确的主题,凸显冲突和张力,还要有丰富的故事内容和生动的细节描述,同时要有坦诚的反思,兼顾个体生命历程和社会结构来深刻剖析自身的心智模式。陈向明教授在讲座过程中穿插答疑,回应了学员们关于叙事探究的科学性、选题的适宜性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陈向明教授讲座现场

 

本次工作坊以学员每人完成一份与智能教育技术相关的教育叙事研究文本为任务主线,学员们借助每场研讨会后发放的任务模板一步步完成自己的作品。本期工作坊共收到近百份学员任务,涵盖了学员对于教学教法、教育技术、师生关系、家庭教育、教育信念等主题的观察、描述与反思,包含了教育叙事、教育自传、行动研究等各种形式,蕴含了学员呈现教育现实和增强自我反思的勇敢精神和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的坚实步伐。

在第四场研讨会上,六位学员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叙事研究作品,分别是江苏省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的郭文倩老师(音乐),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七中学的孔恬恬老师(生物),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的杨晓红老师(语文),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的马莉莉老师(地理)和黄菊平老师(信息技术),广州市南沙区东涌第二小学的李焕南老师(英语),她们在分享自己作品内容的同时也讲述了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思路历程,为其他学员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和精神支持。

六位学员分享的主题

本次活动得到了学员们的积极肯定,基地团队也会继续支持教师们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叙事研究作品北京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实验基地依托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的北大教育学院设立。特色实验基地将以智慧教育示范区试点学校为应用主体,试点学校所采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为技术主体,联合示范区教研团队和校长团队组成产学研合作的研究主体,继续发挥北大研究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伦理的特色,开展智能环境下新型师生关系和创新教学组织结构的研究,以科学方法探索由此引发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样态,总结智能治理经验理论,制订使用智能技术的伦理规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