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2023-07-27

第四届未名语文教育论坛暨《2023年中国语文教育蓝皮书》发布

2023年7月15日至16日,第四届未名语文教育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论坛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主办,《小学语文教师》和《语文学习》杂志社提供学术支持。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荣誉所长、教育部聘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程郁缀,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专委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顾之川,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李希贵,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汪锋等专家作主旨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学者、教育教学管理者和研究者、一线语文教师等共计360余位嘉宾出席会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晓黎作开幕式致辞,论坛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大数据实验室主任蒋承主持。

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晓黎致辞

会议现场情况

汪锋作了题为《面向未来的语文教育》的主题报告。他从语文教育发展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张志公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未来的预测,指出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下一代需要的能力已经大大不同,他们需要的是“出口成章”的能力、“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和“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语文能力的根本是用恰当的手段进行表达。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好准备来应对信息时代带来的挑战。之后,他就“言文融合”这一新语体做了分析,提出PPT演示正在体现出一种平等沟通的新型关系,信息传递载体的变化会带来沟通氛围的变化。

汪锋发言

李希贵以绘本为切入点,以图形生动地讲述了《语文是一个世界》,讲述了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学生“认清优势”的重要性。李希贵介绍了绘本《一寸虫》,阐述了绘本分类与学习任务设计的关系。他还提到,语文从来就不仅仅是语文,还包括同伴沟通合作,从宽度、深度、弯度、温度、厚度到高度完成精神成长之路。在这个过程中,绘本是宽度的重要载体,科学是深度的载体,历险记是弯度的载体,散文是温度的载体,小说是高度的载体。在语文教学中,需要不断赋能学生,如在阅读《海底两万里》时,鼓励学生写一封信给儒勒·凡尔纳,以促进学生的思考与积极性,并在任务的接续中扩大认知。

李希贵发言

聂震宁作《阅读力决定学习力》的主题报告,他提出,语文教学工作中,学生的读写能力需要结合,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够支撑其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其中,阅读力包括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聂震宁以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的杨巧云老师班级的学生成绩为例,说明学生多读多写会正向影响其学习成绩以及其未来学习的成长潜力。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此增强青少年的学习动力,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毅力。

聂震宁发言

原点教育联合创始人韩杰梅主持了圆桌论坛《阅读对我生命的影响》,张陆慧、徐承芸、高海英、高岳成参与讨论。各位老师别开生面的分享让这次论坛充满了思想的碰撞。徐承芸提到了她印象最深的阅读故事,是小学时期阅读《安徒生童话》,这为她以后普及图书阅读提供了思路,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形成阅读能力,“书要翻开、开卷有益”。高岳成分享了他工作以来读书的故事,语文教学工作者也应该坚持阅读,将书当作自己的老师,挖掘每一本好书的价值。张陆慧分享了成人之后的阅读故事,在一线语文教学的经历中,阅读对于学生成长的帮助是很大的,学生们会思考、有进步,只要不断阅读,就能日渐精益。此外,教育也不宜太过“严厉”,要鼓励学生对生命的怜悯和等待,带着关怀读懂学生、教育学生。高海英讲述了一个孩子偷吃枣被父亲打的故事,讲述了父母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并从自身经历讲述了阅读专业书籍对于提升工作能力的作用。认为阅读能让心灵变得宁静纯粹,打开书会发现整个世界。

韩杰梅主持“语文教研员”圆桌论坛

顾之川以《语文教育如何落实文化自信》为主题作了一场生动的报告。他总结了十大中国精神:家国情怀、厚德载物、自信自强、海纳百川、改革创新、知止明礼、尊师重道、勤劳勇敢、团结友爱、脚踏实地。一个民族,没有文化自信是很危险的事情,只有坚持自己的文化根基,才不会在历史洪流中失去自己的独特性。他还提到“六个下功夫”,即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这是坚持教学过程中文化自信的关键。叶圣陶先生曾说,“所有的课本都是政治课本”“所有的课本都是语文课本”,因此抓好语文教育尤为重要。可以从语文考试这个方面来看“新课标对语文教师意味着什么”,对于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可以变,但是不变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精神品质。他谈到,在《中国教师报》2023年2月8日的“现代课堂”周刊中提到,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注意新课标对于教学过程的指引作用。在教学、教材编写和考试中,都需要体现、贯彻对于文化自信的关注。语文教学要做到“春风化雨,自然融入”,不要强硬说教,而是应该用自然融入的方式教育学生。小学语文要做好三件事:识字、读书、作文,把好教育第一关。

顾之川发言

广东省清远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常立主持圆桌论坛《阅读让教育的故事更美好》。白万才、郭金英、梁斌、韩相福参会。各位嘉宾分享了阅读与教育之间的美好故事。白万才分享自己在乡村教学时的经历,认为乡村图书馆藏书过少,乡村孩子阅读问题亟待解决。他阐释:要将学校建在图书管里,建一个“新三味书屋”,这样才能建设书香校园,为学生打造一个从容舒适的读书环境;并设置移动图书角开展图书漂流、跨界图书交流会活动,让师生能读到更多、更新的图书。还要把“烟酒家庭”变“书香家庭”,倡导少买一根烟、多买一本书。家校联动,努力为孩子打造浓郁阅读氛围。梁斌以“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为主题探讨了新教育实验,从教师、学生、家长三个群体发力,拧成合力,推动阅读走向更广阔的发展天地。郭金英提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比如在《中国诗词大会》热播之后,同学们开展了热火朝天的古诗词阅读活动;还提到了创新的语文课,包括体现深度阅读对习作产生的积极影响。

高常立主持“教育局长”圆桌论坛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程郁缀在《古典诗歌与人文精神》报告中,以笔走龙蛇的白板板书,介绍了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作品的发展脉络,以及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境界与情怀。黄河流域的《诗经》与长江流域的《楚辞》作为诗歌起源滋养着中华民族子孙,后来古典诗歌的发展也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从爱国诗人到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从建安文学道唐诗宋词,中华历史上的文化先贤跃然纸上,诗歌发展气势磅礴,生动讲述了诗人的生平思想与傲骨正气。此外,程郁缀也讲述了做人立身的标准,一个人如果能做到“知恩、感恩、报恩”,就意味着一个人的人格是健全的。

程郁缀发言

温儒敏在《中小学教师职业素养提升与读书》报告中提到,教师要正视自己的职业性倦怠,将教师这个“职业”当作“志业”,做到“承认现实、着眼未来、懂得平衡”。对待互联网时代的普遍焦虑,教师本身应该有足够的定力,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对中小学来说,要有传媒素养方面的教育。

温儒敏发言

蒋承代表主编团队发布了主题为“新课标与语文教学评改革”的《2023年中国语文教育发展蓝皮书》,从整体架构、写作过程、报告结论以及新课标学习概况等方面作了详细阐释。报告显示,“双减”初见成效,新课标的提出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蒋承发言

涵养书香育未来,未名湖畔聚高朋;阅读之事关家国,故事美好全是情!(广东省清远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常立作)。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语文教育界带来了新的思想火花和启示,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交流互鉴的平台,构建了语文教育教学新样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