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2024-07-02

讲座回顾-西蒙·马金森教授于北京大学发表“大学堂”讲学计划系列演讲定2(1)(1)

  2024年6月5日至6月21日,应北京大学“大学堂”讲学计划的邀请,国际著名教育学者、牛津大学教育系教授、全球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西蒙·马金森(Simon Marginson)访问北京大学,参与圆桌论坛,并于教育学院112报告厅发表四次系列演讲,与现场听众展开热烈交流,线下线上累计一千多名听众听讲。四次讲座分别由沈文钦长聘副教授、蒋凯教授、阎凤桥教授、哈巍长聘副教授主持。

  “全球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圆桌论坛

  本次圆桌论坛围绕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比较高等教育的未来关照与中国贡献、高等教育研究所应该处理好的三对关系等话题开展学术讨论。会议采取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开展形式,校内师生、校友和兄弟院校师生数十人参会,线上500名听众参会。西蒙·马金森(Simon Marginson)教授是本次圆桌论坛的引言人。

  

  论坛与谈人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沈文钦、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文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方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周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高教所所长赵世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巫锐、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王东芳、中科院大学刘继安教授、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副教授张优良、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副研究员刘进、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晓阳、中国教科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王春春、北京教科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李璐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前校长吴小林、《中国高教研究》副主编王者鹤等校内外同行参与讨论。

  

 

  第一讲——高等教育中的学习:东西方学生的自我塑造

  6月6日的《高等教育中的学习:东西方学生的自我塑造》为系列演讲第一讲,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沈文钦主持。讲座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高等教育的两个活动领域:内在领域和外在领域。马金森教授指出,尽管内在领域对产业、政府和公众而言有些神秘,但它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所在。而外在领域则维持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中的角色。马金森教授在第二部分引用了比斯塔德教育三功能。他强调社会化和主体化主要植根于高等教育的内在核心。

  

(图:讲座全景图)

  教授在第三部分讨论东西方在自我形成中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他指出在西方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绝对分离、冲突或紧张是一个独特的概念,但此概念并不普遍存在于东方思想中。高等教育作为学生自我形成的一部分,强调学生作为自我决定能动者的角色。学生通过沉浸在学科知识中,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批判行思维实现自我形成的过程。此次讲座为听众提供深入思考和讨论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新的视角和启发。

  

(图:张冉老师提问)

 

  第二讲——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科学的全球化和内生化

  6月7日的《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科学的全球化和内生化》为系列讲座的第二讲,本次讲座深入探讨了全球科学体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讲座开篇提出,85%的科学论文由大学作者撰写,科学与研究型大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蒋凯教授主持第二讲讲座)

  讲座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和回顾了全球科学的扩展与多极化;第二部分则从批判和理论的角度解释了全球科学中的权力关系,以及科学能力多极化与英语主导的生产和包容性规范之间的紧张关系。Robert K. Merton 1942年提出的科学规范,强调了科学发现的共同所有权。尽管科学家个人的荣誉至关重要,但他们往往因好奇心和学术合作的需求而共同工作。跨国界的科学合作不仅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体现了科学的全球化特性。

  

  讲座特别强调了全球科学的增长。在1970年,仅有不到2%的科学论文由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共同撰写,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全球科学系统得以建立和扩展。全球科学网络依赖于跨国界的直接互动和合作,形成了一个开放、快速增长和不断扩展的体系。中国在全球科学中的崛起引起了广泛关注。自1996年以来,全球科学文献的数量每年增长超过5%,尤其是中国、印度等国家的科学产出增长迅速。中国的高引用率论文数量在STEM领域中已超过美国,这标志着全球科学力量的重大转变。然而,在生物医学和健康科学等领域,英语国家的大学仍占据主导地位。教授指出全球科学与国家科学之间的关系复杂且互相依赖。一些国家通过结合全球活动与国家活动,既加强了国内能力,又在国际上建立了影响力。例如,美国和中国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都展示了这一点。国家科学进入全球科学池,可能更多地被外国工业所利用,而本国工业则更多地从全球知识库中获取创新。然而,近年来的地缘政治变化对全球科学合作构成了威胁。特别是科学技术上的脱钩趋势使得全球科学系统面临分裂的风险。讲座的最后部分探讨了科学的权力关系。虽然全球科学在推动知识共同体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其内在的西方文化霸权和排他性也不可忽视。为了实现真正的全球科学,科学界需要推动多语言出版、开放获取出版以及跨国合作的开放性和自主性。

  

  第三讲——高等教育中的本体论:空间构建、尺度、能动性与可能性

  6月11日的《高等教育中的本体论:空间构建、尺度、能动性与可能性》为系列讲座的第三讲,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主持。

  

(阎凤桥院长主持第三场讲座)

  西蒙·马金森教授探讨了高等教育中的本体论及空间创造,强调空间不仅是物理结构,更是由社会关系和实践构建的多维度概念。高等教育的活动在全球、国家和地方等多个地理尺度上展开,这些尺度通过人类的想象和实践被赋予流动性和多样性。包括国家间竞争、地缘经济和去殖民化在内的地缘政治因素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向人们展示了权力和知识如何塑造国际政治的空间化和权力结构。他以ARWU排名为例,说明高等教育中的空间创造如何改变全球知识地图,以及在线教育模式的演变。最后,他总结道,空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维度,与资本、阶级、政治文化、法规、语言、知识等同样重要。为了充分理解空间创造的潜力,必须清除单一尺度的视角,如方法论民族主义,以展现高等教育的更全面的地理和可能性。空间不仅是每个人多重轨迹及其相遇的孵化器,也是新可能性、新交叉轨迹和未来高等教育共享区域的孵化器。现实社会中的实际存在和社会中的可能性都是现实的。不同且重叠的空间尺度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用之不竭的资源,使我们能够更充分地实现我们的本体。

  

  

  第四讲——高等教育中的全球关系:西方“国际化”的地缘政治

  6月21日西蒙·马金森教授就地缘政治视角下西方的“国际化”概念与实践进行了系列讲座的最后一次分享,该讲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哈巍主持。马金森教授延续前三场讲座中采用全球“公共利益(common good)”视角,首先介绍了一些有助于理解全球高等教育环境的理论工具,然后简要回顾了西方高等教育和科学霸权的历史演变,最后批判性地探讨简·奈特(Jane Knight)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化(internationalisation)”定义,以及源于英国大学的实证发现。

  

(哈巍副院长主持第四次讲座)

  在本次讲座的开头部分,马金森教授指出应该将多种理解世界的方式结合起来。他指出把世界视为中心的“天下”这一概念,提出用“天下”的方式来“思考世界”。接着,他介绍了他与合作者开发的一种对不同角度的观察结果进行整合的方法:先确定所有立场的共同点,其次尽可能在中性地定义差异,最后将控制差异的因果因素理论化。

  在简单地回顾从西方殖民到全球多极化的历史后,马金森教授指出简·奈特(Jane Knight)被广泛传播和采用的关于“国际化”的定义是一种将国际教育领域纳入西方高等教育霸权的尝试。然而由于该定义过于广泛,模糊了多样性,实际上助长了新自由主义霸权。其中,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对立虽然强调国家对全球化的抵制,但在实践中反而加剧了西方主导的经济议程。基于这样的批判性讨论,马金森教授提倡在学术研究中使用中性的空间语言描述国际和全球。

  

  接着,基于对英国大学中不同人员进行的关于“对英国高等教育和全球公共利益的看法”访谈,马金森教授认为大多数受访者对国际化持积极态度,但对全球公共利益缺乏明确理解,表现出明显的英国中心主义,并且忽视了英国的殖民历史和新殖民主义对跨境教育和全球研究系统的影响。多样性在教育项目中被视为资源,但超越国家利益对全球公共利益进行考虑的程度十分有限。

  最后,马金森教授总结道,单靠跨国参与并不能在高等教育中建立全球共同利益,尽管多极化的高等教育世界正在形成,但关键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元素仍然存在。研究者可以通过改进术语和分析方法,推动对全球共同利益的理解,促进多样性和相互尊重。马金森教授也正是在这一使命的驱动下完成了在北京大学的这四场讲座。

 

  西蒙·马金森的系列讲座得到北京大学“大学堂”讲学计划的资助,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高等教育讲席联合举办。此次系列讲座将纳入“大学堂顶尖学者丛书”,翻译成中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最近十多年来,西蒙·马金森教授与北京大学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合作,他曾应邀多次参加北京大学北京论坛、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斯坦福大学论坛等活动。2019年6月,他首次莅临北京大学“大学堂”讲学计划,此番访问是他第二次获得北京大学“大学堂”讲学计划的资助。

  

  文字:杨抒晴、陈紫琛、王泽宇、吕佳忆
 海报:吕佳忆
  摄影:王萌、杨抒晴
  排版:李江峰
 审阅:沈文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