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2
第二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顺利举行
2025年5月10日,第二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顺利举行,研讨会聚焦“数理学科的拔尖人才选拔与培养”这一主题。本届研讨会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教育大数据实验室主办,北京网易公益基金会与网易有道高中教育研究院承办,旨在探讨高中阶段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衔接机制,为重要基础学科的发展培育和储备人才。首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于2024年3月举行,主题为“大学-高中教育的衔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长期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培养与选拔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动上都取得了突出成果。
参会嘉宾合影
此次参会嘉宾包括国内知名大学数理学科专家、近二十所重点高中的校长与拔尖创新项目负责人,各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数理学科的拔尖人才选拔与培养”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会议伊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蒋凯教授致辞。蒋凯提出,人才培养是新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素质提升的战略基础,也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起点。这就要求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选拔和评价机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选择和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和科学教育,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蒋凯建议中学、大学和社会各界共同合作,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出谋划策,贡献力量。随后,各位专家围绕“数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主题,分享了有关领域的培养策略和经验总结。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蒋凯发言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肖梁教授做题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向奥数竞赛生的数学教育”的主题发言。肖梁介绍了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和生涯发展成就的重要影响,指出学科竞赛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外,肖梁分享了北京大学数学本博人才培养机制的经验,展示了北京大学数学本科阶段教学实践的若干具体案例。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肖梁发言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原党委书记陈晓林教授介绍了近年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变化历程。他表示,我国人才选拔机制需要向创新、引领和示范型的发展转化,需要加强基础学科培养。物理竞赛在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物理竞赛来选拔一部分物理专业本科学生可靠性高,值得重视。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陈晓林发言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国家队教练、南方科技大学数学系讲师付云皓博士以“数学竞赛学生如何发现、选拔和培养”为话题发表了见解。付云皓从自身经验谈起,分析了如何建立一个好的数学竞赛生培养体系,具体展示了数学竞赛科学的分层课程模块和课程结构设计。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国家队教练付云皓发言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席亚昆长聘副教授介绍了浙江大学数学拔尖学生培养情况,包括师资力量、学生培养方式、导师指导方式等。他强调,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遵循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成为有情怀、有文化的人;具备数学素养,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掌握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长聘副教授席亚昆发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副书记徐晶芝老师分享了该校少年班学院的办学情况。多年来,中科大少年班学院持续推进小班化、个性化教学,深入实施“一生一方案”培养计划。他表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致力于培养一流的科学家和研究型工程师,努力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人才。少年班培养特色与中科大整体人才培养特色一脉相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副书记徐晶芝发言
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吴梦秋老师围绕该校拔尖人才选拔方式进行了分享。西安交通大学拔尖创新人才类型主要包括“基础拔尖人才、交叉符合人才、特色领军人才”三类,对应着如“强基计划”、钱学森班、“珠峰计划”等不同招生计划,并且对选拔形式和考核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让现场的中学教师代表对该院招生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吴梦秋发言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实验室主任蒋承教授介绍了北大教育学院在“数理学科的拔尖人才选拔与培养”方面的课题研究和进展,如发布相关调研报告和高中教育发展蓝皮书,与有道进行学术合作,以及学生生涯规划研究等议题,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培养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实验室主任蒋承发言
作为承办方代表,网易有道高级副总裁罗媛博士出席会议并致辞,从企业角度阐释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罗媛表示,过去近二十年,网易有道的发展始终契合国家和时代发展的需求,未来还将继续发挥一流教育科技机构的积极作用,提供更优质的精品内容,更好地促进科技落地,以新质生产力积极助力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
网易有道高级副总裁罗媛发言
会议现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方面向长期支持北大拔尖人才研究工作的北京网易公益基金会颁发了“教育贡献奖”,感谢其在推动教育公益事业、助力基础教育发展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最后,高校专家学者与中学校长们围绕 “如何打破学段壁垒”“竞赛与日常教学如何平衡”“差异化培养方案设计” 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达成了多项共识和合作意向。
四川省成都市教科院附中副校长李萍交流分享
研讨会现场
第二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不但搭建了高校与中学深度对话的平台,而且开创了 “学术研究 + 实践探索 + 科技赋能”的协同育人新模式。数理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学、中学和社会各界形成合力,以“全周期培养”理念打通人才成长通道。与会专家和中学校长纷纷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数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道,持续深化合作交流,为培养更多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数理拔尖人才贡献力量。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教育大数据实验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