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北大港大田家炳青年学人——学习科学研究生交流活动”顺利举办
2025 年6 月23 日至27 日,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数学科学与技术系师生代表团在系主任陈高伟率领下访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两地学界联合开展"北大港大田家炳青年学人—— 学习科学研究生交流活动"。6 月23 日上午,开幕式于北京大学举行,北大教育学院院长蒋凯、副院长尚俊杰,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陈高伟主任等双方二十余位师生代表与会。蒋凯院长与陈高伟主任分别致辞,强调两校在教育学科领域的协同使命。随后,双方学者围绕儿童认知发展、游戏化学习设计、生成式AI 教育应用等学习科学前沿议题展开学术研讨。期间,北大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晓黎与参会代表就深化合作机制进行交流。
与会者合影
思想碰撞:与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的学术盛宴
6月24日上午,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校学习科学与科技青年学人交流会于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跨校学术盛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张婧婧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尚俊杰、北京师范大学张婧婧、香港大学陈高伟合影
在学术交流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王辞晓副教授以《基于关键角色互动特征的学习分析技术及智能预警研究》为题作专题报告。研究生报告环节,来自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6名研究生围绕人工智能教育、数字素养培育、课堂管理、大学生AI 准备度及在线反馈等议题展开汇报,其研究成果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新颖思考与洞见。
王辞晓副教授汇报
6月25日上午,陈高伟主任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魏然助理教授带领两校师生,赴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开展三校青年学者交流活动,活动由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于济凡主持,三校师生共同参与学术研讨。
三校教师合影
在学术报告环节,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陈菁菁、覃菲,以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雅博士后刘誉,分别围绕教育神经科学、AI辅助教学等主题展开专业探讨。随后,三校研究生们也带来学术报告,内容涵盖课堂脑电追踪、数学教研中的认知诊断应用、科学探究活动学生支持、智能学习终端对小学生学业影响等方面,与会学者就报告内容展开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清华、北大两校博士后作报告
活动尾声,陈高伟主任与魏然助理教授分别致总结词,高度肯定本次三校交流的成效,对参与师生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展望未来进一步深化三校教育学院在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参与活动的北大-港大-清华三校师生合影留念
参观与交流:走进北大附小
6月26日上午,魏然助理教授带领北大、港大师生前往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参访交流。一行人首先参观了泡泡体育馆,直观感受附小艺体融合的育人特色。座谈会上,艺术主任莫老师介绍了学校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及艺术团队建设,并分享个人成长经历。魏然老师围绕儿童心理健康,与一线教师探讨科研成果融入课堂的实施路径。北大附小党委书记王添淼高度认可活动成效,期待双方在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领域深化合作。
北大、港大的师生在北大附小合影
闭幕: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6月27日,本次交流活动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落下帷幕。北大学生代表褚云舒、港大学生代表张滢先后发言,分享中提到此行既收获了深度学术碰撞,不也缔结了跨地域友谊,并向田家炳基金会及活动筹办方的致谢。
最后,陈高伟主任与尚俊杰副院长分别作总结。陈高伟主任聚焦AI时代为学习科学的挑战与机遇,鼓励学子勇探学术前沿、推动理论创新,期待后续交流深化。尚俊杰副院长指出,活动搭建了京港顶尖学府的学术桥梁,强调教育探索需弥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差距,呼吁青年学人以引领全球学习科学发展为己任,持续加强校际合作。
闭幕式合影留念
【背景资料】学习科学(Learning Sciences)是近三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主要研究“人是如何学习的,如何促进有效地学习”。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一直致力于学习科学研究。此次,学习科学实验室和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研究团队联合申请了田家炳基金会的资助,开展北大港大青年学人——学习科学研究生交流活动。在两年中,双方拟互相访问4次,希望促进学习科学领域青年学生的交流和成长。此次活动也得到了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北京大学港澳台办公室的支持。
供稿:周均奕 霍玉龙 贾玮(图)
审核:学习科学实验室供稿
来源:北京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