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2025-07-09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25届毕业典礼举行

  2025年7月3日下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25届毕业典礼在学院112报告厅顺利举行。教育学院党政班子成员、教职工代表、校友代表、2025届毕业生及亲友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庄严而温情的时刻。典礼同步开启线上直播,近百位毕业生亲友远程观礼。

  

  毕业典礼合影

  本届毕业典礼由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晓黎主持。典礼在温情满满的毕业纪念视频中缓缓开场,忆往昔,寄深情。

  zxl

  党委书记张晓黎主持毕业典礼

  随着庄严的国歌声响彻会场,教育学院2025届毕业典礼正式启幕。

  教育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刘云杉宣读2025届博士、硕士毕业生名单。2025年,教育学院共有44名博士研究生、36名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圆满毕业。在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中,毕业生依次登台合影留念,定格这一属于燕园时光的珍贵瞬间,镌刻下学业旅程的中的深刻印记。

宣读2  IED

宣读3  宣读4

宣读1  国优

  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刘云杉宣读2025届毕业生名单

  随后,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庄德水宣读教育学院获评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名单。张晓黎书记为获奖同学颁发荣誉证书,向获奖同学在学业、科研和社会实践中的卓越表现致以诚挚祝贺。杨钰鑫、张仁杰两位同学荣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张仁杰、季伟森、赵玥颖、杨钰鑫、徐卓宇、谭心怡、蔡瑀澜同学获评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展现了教育学院学子奋发有为、德才兼备的精神风貌。

  优毕1

  优毕2

  优秀毕业生与院领导合影

  教育学院副院长尚俊杰宣读教育学院获评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教育学院优秀学位论文毕业生名单。赵婀娜的学位论文获评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赵婀娜、周一、文燕银、季伟森、钟泽凯、李小花、安美心、张爱秀、谭淑方的学位论文获评教育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郝翔宇、高源、王紫琦、颜李如、沈科杰、苏晗宇、杨钰鑫、刘涵予、王博恩的学位论文获评教育学院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对同学们在学位论文研究中的刻苦钻研精神与创新成果给予高度肯定。教育学院院长蒋凯为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

  优秀论文1

  优秀论文2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与院领导合影

  优秀论文3

  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与院领导合影

  教育学院名誉院长闵维方教授发表致辞。闵维方教授深刻地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经济学的变革趋势,强调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教育生态与社会生态,传统教育理念亟待重构与创新。闵维方教授殷切寄语教育学院毕业生,在历史性转型关口要顺势而为、应势而上,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以理论素养和科学方法投身于现实问题研究,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与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能,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智慧与实践力量。

  Min1

  名誉院长闵维方教授致辞

  硕士毕业生代表杨钰鑫同学发表感言。她回望三年求学时光,深切表达了对学院悉心培育、师长谆谆教诲与同窗相携共进的感恩之情。她动情回忆道,忘不了的是成长的印记,是赤诚的青春,是抵御喧嚣的护城河,是永葆赤子之心的力量源泉。她将诚挚祝愿献予在场同学,期待大家在未来岁月中于平凡处坚守初心,于细微处书写不凡。

  硕士代表发言

  硕士毕业生代表杨钰鑫发言

  教育学院首批“国优计划”毕业生代表聂江毅同学登台发言,回顾了自己在教育学院的学习历程与专业成长。他动情地表示,“国优计划”承载着特殊的使命,该计划许多学生希望成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践行更有温度的教育。在言语间,他不仅表达了对学院悉心培养的感激,也传递出对教育初心的坚守。聂江毅深信,未来将把学院赋予的温暖、责任与信念,延展至更广阔的教育现场,传递给更多学生与社会,共同守护教育的初心与光芒。

  国优发言

  教育学院首批“国优计划”毕业生代表聂江毅发言

  博士毕业生代表张仁杰同学深情发言。他回顾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心路历程,分享了求学旅途中的思索与体悟。他坦言,成功固然可贵,但真正塑造博士生同学成长的往往是那些无人喝彩、甚至独自挣扎的普通时刻,在这些静默而坚韧的片段中,悄然锤炼出思想的锋芒与意志的坚定。他勉励在座同学,无论前路风雨如何变幻,都应秉持初心、守住信念,在坚实脚步中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H:/学院新闻-WXP/新闻稿/毕业典礼/25年毕业典礼/博士生代表发言.jpg博士生代表发言

  博士毕业生代表张仁杰发言

  教育专业博士学位项目(Ed.D)毕业生代表蒋宇同学深情发言。他深情回忆了自己与教育学院十余载的深厚渊源,从硕士到博士,燕园求学路如一条绵延不绝的精神航道。他感慨道,唯有恒心二字,方能把“不可能”熬成“一定能”。他寄语在座同学,秉持教育初心,不为一时困顿所扰,不为浮华诱惑所动,坚守使命担当,在社会实践中贡献真实而有力的教育作为。

  H:/学院新闻-WXP/新闻稿/毕业典礼/25年毕业典礼/EDD代表发言.jpgEDD代表发言

  教育博士(Ed.D.)毕业生代表蒋宇发言

  国际教育发展博士(IED)毕业生代表季伟森(Dickson David Agbaji)同学发表感言。他回顾了自己在北大的求学旅程与思想成长,他动情地表示,毕业像秋天,虽是落幕,亦是启程;愿大家以所学,在世界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他寄语在座同学以开放的胸襟、谦逊的姿态走向世界,成为跨文化理解与合作的桥梁,肩负起推动全球教育对话与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H:/学院新闻-WXP/新闻稿/毕业典礼/25年毕业典礼/IED代表发言.jpgIED代表发言

  国际教育发展博士(IED)毕业生代表季伟森发言

  导师代表杨钋发表致辞。杨钋老师以“知进退”为主题,深刻阐释人生选择与自我修养的哲理。她指出,成为北大毕业生,首先要学会“知进退”。所谓进退,不仅关乎时机的把握,更关乎方向的选择。在语重心长的叮咛中,她勉励毕业生在时代洪流中保持自我清醒,在得失之间守住本真,从喧嚣中沉淀思考,以开放的心态与持续的反思探索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道路路径。

  H:/学院新闻-WXP/新闻稿/毕业典礼/25年毕业典礼/导师代表发言.jpg导师代表发言

  导师代表杨钋致辞

  校友代表、深势科技创始人孙伟杰发表讲话,结合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经历,分享了对技术变革与人类价值的深刻思考。孙伟杰校友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关于个人与组织的生命力正经历深刻的重构。真正能激发人性、凝聚共识、承担责任的任务,唯有人类自身才能完成。在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他殷切寄语毕业生,要始终保持敏锐的感受力与深度的学习力,勇于跨越学科界限,在复杂多变的时代浪潮中坚定信念、自信前行,拓展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H:/学院新闻-WXP/新闻稿/毕业典礼/25年毕业典礼/校友代表.jpg校友代表

  校友代表孙伟杰致辞

  教育学院院长蒋凯向全体毕业生致以热烈的祝贺,在致辞中阐释了理想主义在事业发展中的核心意义。蒋凯老师提出,教育是一项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辉的事业;教育学院每一位学子,自踏入这方学术殿堂的那一刻起,血脉中便已悄然注入了理想主义的基因。他勉励全体毕业生,始终以理想为灯塔,在喧嚣浮世中坚守初心,在复杂现实中笃行不怠,在时代进程中书写属于北大教育学院人的价值与担当。

  H:/学院新闻-WXP/新闻稿/毕业典礼/25年毕业典礼/院长发言.jpg院长发言

  院长蒋凯致辞

  毕业典礼尾声,教育学院师生情谊在仪式中回响。学院全体师生共唱《燕园情》,歌声悠扬婉转,情感绵长深厚。在歌声中,教育学院毕业生深情回味在北大求学岁月的点滴时光,满怀惜别时刻的款款深情。

  H:/学院新闻-WXP/新闻稿/毕业典礼/25年毕业典礼/合唱.jpg合唱

  全体师生共唱《燕园情》

  毕业典礼圆满落幕,毕业生与老师们在教育学院楼前合影留念,将这段华章定格为永恒的画面,珍藏于心。2025届教育学院中外毕业生将承载北大精神、赓续育人理想,奔赴五湖四海,投身于建设更加美好社会的奋斗征程之中。祝愿教育学院每一位毕业生初心如磐、步履铿锵,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撰稿:何元皓

  审核:院综合办公室

  来源: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