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2025-07-16

“北大研究”2023年度立项课题结题交流会顺利举行

  为推进“北大研究”课题成果的分享、传播与转化,2025年7月2日“北大研究”2023年度立项课题结题交流座谈会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举行。

  参与此次座谈会的有:教务长办公室主任、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华,党办校办副主任、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蒋广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晓黎,教育学院院长兼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蒋凯,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朱红和马莉萍,以及“北大研究”2023年度立项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及成员。交流会由中心副主任马莉萍主持。

  

  图1 座谈会评审专家

  教务部交流办公室主任黄艺燕和评估办公室主任许锐代表课题组分享了《GPA越高的学生选择了更多的“水课”吗?——基于本科生选课行为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对学生选课与学业成绩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探讨学生选课行为与学业成绩的相互关系,了解了自由选课制度下高校学生学习行为及特点,为高校学业评价体系的改进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档案馆技术编研办公室主任郭鹏分享了《北京大学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研究——基于人物关系视角的分析》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以24位中共早期党员在北京大学工作、学习、参与党组织活动等为关键要素,重点展现当时北京大学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社团组织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理工学部办公室主任原帅分享了《北京大学顶尖学科建设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研究密切结合学校学科质量年各项工作,系统分析当前学科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差距,明确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和关键路径,为北京大学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奠定研究基础。

  房地产管理部校园规划办主任唐琳分享了《基于多源数据的校园规划创新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针对校园空间现状问题,课题组构建了“以人为本”的校园存量更新和功能优化理念框架,运用GIS等空间分析和可视化手段分析校园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要求,提出了北京大学燕园校区空间功能提升的针对性和组合性策略。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设备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志远分享了《北京大学进口仪器设备采购优化与风险应对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组系统梳理和分析了进口采购全流程中存在的各个风险点,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以期推动北京大学的进口仪器设备采购管理更加完善。

  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徐浩天分享了《国际学术流动与学术职业发展:一项基于北京大学理工学科青年教师履历数据挖掘的追踪调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组基于3000余位理工领域博士后的追踪调查数据,比较了海外博士后经历的学者与本土博士后群体在科研产出方面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究了其背后的归因机制等。

  图书馆科艺文组组长金鑫分享了《双一流高校科研人员国际流动指数构建及预测研究——以北京大学为例》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构建“科研人员国际流动指数”,并选取北京大学与东京大学的科研人员流动数据进行实证验证与修正,描绘了顶尖高校科研人员的国际流动画像,为高等教育管理和人才战略提供参考。

  

  图2 课题组老师汇报交流

  评审专家充分肯定了各课题组所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及其创新价值,并就核心概念界定、关键研究发现以及未来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等提出了系统而中肯的建议。评审专家尤其强调,“北大研究”成果应彰显“北大”特色,建议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聚焦北大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提出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改革建议,以充分体现研究的校本特色和实践价值。

  供稿:北京大学教育研究中心

  背景链接:

  北京大学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挂靠教育学院,主要职责包括:围绕北大改革和发展,开展调查研究;为北大师生开展有关北大改革的课题搭建平台,提供资源和学术支持;整理、编辑、发布相关研究成果,为北大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提供决策参考。“北大研究”课题自2012年起设立,旨在鼓励和支持校内师生立足北大、研究北大、服务北大。截至2024年,共设立课题224项,研究主题涉及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校园信息化、校史研究等十余个方面,为北大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研究支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