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2018-01-04

我院师生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

2017122325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同济大学召开。本届学术会议旨在加快中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会议主题为坚定制度自信,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来自全国教育学领域的多名专家学者、大学管理部门以及全国各地高校师生代表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期间,就“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趋势”、“‘ 双一流’背景下中国特色人才培养及其评价”、“高等教育评价制度与理论探讨”、“教师绩效评价的经验及国际比较”、“学生发展与学习评价”、“‘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一流学科发展及其评价”、“质量保障与评估专业化”、“行业类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评估”、“地方院校特色人才培养的国内经验与国际比较”等十个主题展开广泛的讨论交流。

我院教师朱红、博士后夏欢欢、博士生王小青,以及硕士生张宇卿和杨晓婷参加了本次会议。朱红老师、博士后夏欢欢和博士生王小青分别在分论坛做主题发言。

我院与会代表合影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学术委员会从参会投稿论文中评选出12篇优秀会议论文,其中我院朱红副教授的《迥然相异的高等理科生源质量判断及其反思——基于双一流背景下的质性研究》、博士后夏欢欢的《我国高等教育问责机制的新视角——大学生学习结果评价》和博士生王小青的《高等教育增值评价方法的比较与应用——从奥斯汀的教育增值理论说起》获优秀论文奖。

朱红老师的论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目前高等理科生源质量现状。研究发现:不同的标准下形成了对高等理科教育生源质量的不同判断。以高考录取分数线为标准,高等理科生源质量基本稳定,或仅略有下降。但以学生思维能力和素质为标准,一线教师普遍认为高等理科本科的“生源质量”严重下滑。论文提出:基于程序公开透明等手段完善大学自主招生政策是实现双一流的重要保证;给予学生专业选择体验期是解决生源质量的关键抓手;完善大学生学习支持体系,建构“支持性教育环境”。论文最后提出大学需要反思自身价值观,警惕贤能主义的局限性。

博士后夏欢欢的论文探讨了高等教育问责体系中不同利益群体的质量观,从高等教育问责体系的内在文化冲突视角分析大学生学习结果评价,并结合国内外当前大学生学习结果评价的实践经验,反思我国未来大学生学习结果评价。

博士生王小青的论文首先以奥斯汀的“教育增值”理念为起点,对输入—环境—输出IEO模型、参与理论、才能发展、大学影响结果的三种模式进行了回顾。其次,论文介绍和比较不同的增值评价的方法,包括直接增值估算法和间接增值估算法,横向评估法和纵向评估法以及两种典型的数据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论文认为,需要考虑周期性、质性研究法、公平因素的测评结果,以更有力、更真实地解释大学给学生带来的教育增值。

 

                                 (教育管理与政策系 供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