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2018-07-03

首届“大学-中学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201871日,首届“大学-中学圆桌论坛”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在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的倡导下,由北京大学教务部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共同主办,致力于推动大学与中学之间的理性对话,共同探索中国教育之道。本届论坛邀请了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校长与大学中参与和关注基础教育的教师和研究者汇聚一堂,期待通过开诚布公的对话凝聚共识。论坛的主题是“基础教育再认识:大学与中学的对话”,分为“中学理科教育”、“中学人文教育”、“多元评价与大学招生”、“素质教育的名与实”四个分论坛展开讨论。论坛共邀请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与十余位中学特级教师、校长进行圆桌讨论。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中学校长、一线教师、学生家长共14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强世功主持论坛开幕式。他首先指出,目前推进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的共识。大学教育理念的改变,会直接影响中学基础教育。面对大学教育理念与招生模式的变化,大学与中学间进行对话十分必要。强世功教授期待各位与会者能各抒己见、理性讨论、兼容并包,在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

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强世功主持论坛开幕式

随后,大学通识联盟秘书长、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甘阳致辞。甘阳教授认为,大学和中学应共同超越目前普遍的功利主义中心的教育心态,教育没有捷径。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所,也不是成功人士训练营,不可一味地谈创新人才培养却忽视道德人格的培育。教育的本质是道德教育,偏离了这个关键目标,培养创新人才也会沦为复制成功人士。针对目前学生缺乏诚信、缺乏科学兴趣等问题,他期待论坛中能更多讨论学生的道德成长和道德教育。大学和中学应当通力合作,以最高人格追求和道德理想模型来培养有高尚道德人格的公民。

大学通识联盟秘书长、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甘阳致辞

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傅绥燕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本次论坛的举办意义重大,由于人的成长有连续性,因此大学与中学的联系十分密切、对话更十分必要。近年来,大学改革开始回归本科教育,通识教育不断推进。北京大学在本科教育中特别注重贯彻通识和专业教育结合,力求突出并保持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的多样性,使得各类人才都得到成长。在选拔人才方面,北京大学更加注重人才的跨文化视野、跨学科能力、领导合作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及创新能力。这既是回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顺应学生的变化。最后,傅绥燕教授期待与会者能跳出自己的身份背景,换位思考,各抒己见,围绕教育的目的与使命、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大学选拔方式等问题进行充分讨论。


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傅绥燕致辞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晓宇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共同目标。目前教育领域的改革有被数字指标误导的趋势,大学出现了重研轻教的现象;一些中学也把数字当成办学目标。陈晓宇教授期待大学和中学摆脱功利主义、绩效主义和指标导向评估对教育教学的不利影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晓宇致辞

开幕致辞后,进入论坛主题报告及主题对话环节。

第一场分论坛以“中学理科教育”为题,讨论“科学教育:如何兼顾基础与创新、普及与卓越之间的张力?” 清华大学力学系李俊峰教授担任本场论坛的主持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坚、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前校长王本中、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邢红军、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李曼丽参与讨论。


论坛一 中学理科教育 讨论现场

(右起:李俊峰、刘彭芝、刘坚、王本中、邢红军、李曼丽)

李俊峰教授认为,在教育这场非常复杂且重要的“实验”中,唯一可以预期的结果就是儿童变成了成人,而成年人和儿童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三观的形成。关键的问题是教育儿童怎么判断、以及以什么心态面对世界。

刘坚教授发表了题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高中教育——正在改变与任重道远”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当下中国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仍是以标准答案和高分数为取向的学习、教学与评价,导致新一代国民缺乏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王本中校长随后发言,他认为教育改革速度太快,折腾太多,呼吁更加冷静地思考、理智地对话。

邢红军教授从中学教师研究水平的角度出发,指出国内中学理科教育因为缺乏教学研究的支撑,难以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

李曼丽教授关注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科学素养?她的团队所做的对照实验数据表明,在校内外使用信息技术学习对学生的数学科学素养主要是负面影响,因此不应片面推广信息技术的硬件,而应该更多以教学实践为中心,着眼于师资养成和软件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刘彭芝校长从多年的中外教育办学实践经验出发指出,中国的中学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验,许多成功的做法并不比国外最好的科学高中差。她倡议要将教育经费更多投入教师培养,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进入中学教师队伍,同时加强中学与大学的合作。

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就“基础与创新”、“普及与卓越”的主题进行集中辨析。李俊峰教授认为拔尖是分层、而创新是分类。一方面,学的越多,发散性思维越少;但另一方面,只有学的越多,发散性思维才能越靠谱。王本中校长认为拔尖创新人才需要特殊的教育体系;刘坚教授也指出,拔尖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提供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自由探索和发现。刘彭芝校长强调了人才培养的过程需要爱与尊重,只有尊重孩子和老师,激活兴趣,才能创新学习、创新教育。

第二场分论坛聚焦“中学人文教育”,围绕“传承与创新孰主孰从?人文厚度与国际时尚孰轻孰重?”进行具体讨论。大学通识联盟秘书长、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甘阳担任主持人,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宁,北京101中学副校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程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漆永祥,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帆共同参与讨论。

论坛二 中学人文教育 讨论现场

(右起:甘阳、黄玉峰、王宁、程翔、漆永祥、张帆)

主持人甘阳教授首先发言,将本场讨论的主题具体化为两方面问题:其一,中学与大学教师如何看待语文教学、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达到语文教学目的?其二,在中学,历史学科是否仍然担当人文教育的功能?

王宁教授认为语文学科

只是为了研究语言和文学,而是培育人的心灵。人文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认识自己,如何提高自我控制与自我修养的能力,继而才能真正解决社会问题和自然问题。

黄玉峰校长强调,中学语文教育的主要使命是传承,没有传承就无从谈创新。在中小学,要通过大量阅读,才能建立人文教育的基础。学生在这个时候记忆力好,吸收能力强,这是他未来创造的基础,而不应把大量时间放在习题这样的被动学习中。记诵经典是自古以来行之有效的人文涵养门径,不要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低年级学生也能学好看似艰深的文言文。

针对“语文简单,谁都能讲”的误解,程翔校长认为语文学科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他强调语文学科要培养语文的学理意识,要熟悉不同文体的学习,而非脱离文本阅读空谈所谓批判思维的培养。

漆永祥教授结合招生工作的具体经历,分享了自己对人文教育目标的认识:第一是礼义廉耻,第二是知识技能,第三才是精神滋养。这不仅是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是社会和家庭教育的责任。他呼吁有情怀的高校同仁,扎扎实实下到中小学去,和中小学师生打成一片,从最基本的你好再见打水扫地开始,而不是整天唱高大上的颂歌。他始终认为,在自己的点滴言行中育人,只要自己做了就一定会有效果。尽管细小,总会成长;星火虽微,终能燎原。

张帆教授最后回应了甘阳教授“历史学科是否担当了人文教育的功能”的提问。他认为,历史学本身是人文科学。历史学不仅是历史知识,还应教会学生把复杂问题放置到特定的时空环境中去考察。

第三场分论坛将聚焦“多元评价与大学招生”,围绕“选材识人如何兼顾科学标准、社会伦理标准与人性标准?”展开讨论。华东师大教育学部教授丁钢主持,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陆一、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铮、上海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裴坚参与讨论。

论坛三 多元评价与大学招生 讨论现场

(右起:丁钢、陆一、王铮、张志敏、裴坚)

首先,丁钢教授指出,“如何实现多元评价”是一个同时困扰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问题。尽管上海和浙江高考都加入了综合素质评价,但多元评价能否真正落实,仍需探讨。

王铮校长认为,新高考的选科呈现出功利化特点,因此新高考可能很难解决多元评价的困境。北大附中实行许多改革措施,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并非仅着眼于高考,而是致力于学生一生的成长。

张志敏校长也支持给予高中生更多的选择。他认为教育应顺应孩子的天性,允许孩子在良好的氛围中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并介绍了上海格致中学开发的五能评价系统。

裴坚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竞赛、招生体验,表达了对自主招生功利化的担忧。他指出,学生参加科研竞赛的动机不再纯粹,逐渐演变异化为升学的捷径。

就新高考、自主招生、学科竞赛等问题,陆一博士认为,应试教育问题不能归咎于高考。高考如同一个建筑的钢架,是整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基础设施,旨在维护基本教育公平。高考的粗筛效果是显著的,但难以做到细筛,而这方面自主招生与竞赛可以提供一个比较有效的补充。现实中,一方面,学科竞赛由于减负被削弱,另一方面,各种大学先修课程风行;要认识到传统学科竞赛就是中国版的大学先修课程。我们对这些过去相当有效的选拔制度,应该重新进行客观的评估。要改善应试教育问题需要着眼于现实,中国大部分学校办学资源条件并不充裕,真正的教育是不计成本的,办学经费制约了理想教育的展开。

随后,各位嘉宾就如何进行多元评价进行自由讨论。与谈者认为,一方面高中课程设置较为简单,内容减负,高考区分度不足;另一方面,为了在低难度考试中不出错,确保成绩的稳定性,大量刷题加重了学业压力,低效重复的学习并没有构成真正的智识挑战。中学减负却成为增负!当前,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愈发多元,生活体验愈加丰富,自我认知迅速发展,因而需要多元选拔机制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诉求。只有不跟风逐流,冷静面对现实,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携手共进,发挥大学科研优势,提升中学教师水准,才能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成长的条件。

最后一场论坛探讨的主题是“素质教育的名与实”,关注“素质教育如何平衡基础性与预备性,国家的统一要求与学生个性发展?”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担任主持人和引言人,浙江学军中学校长陈萍、长沙雅礼中学校长刘维朝、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副校长李晔、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吴刚参与讨论。

论坛四 素质教育的名与实 讨论现场

(右起:刘云杉、李晔、陈萍、刘维朝、吴刚、林小英)

刘云杉教授首先提出,当我们在说素质教育之“名”时,我们说的是什么?作为一个概念,素质教育是作为一个“批判的武器”出场,它直指“应试教育”,这就形成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二元对立。素质教育在对应试教育的批判中建立的思想合法性,素质教育在不断地“破”,改革成为素质教育的内在精神基因,但是,变革不能成为一种行为的习惯,变革的方向究竟在哪里?当我们在说素质教育之“实”时,我们在做什么?这是一个纷争、歧异,既充满实验主义,又不断回归常识;是站在这个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不同传统的人对培养什么人、选拔什么样的人的种种“想象”,既是一个斗争的博弈,也是一个不断试图取得共识的过程;还是一个教育场域与国家选拔、社会诉求直接对话、碰撞的前沿阵地。

李晔校长根据一线教育经验,指出基础教育要依据高校对新生文化素养的需求,尽可能地提高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业务素养,发挥基础教育的预备性功能。

吴刚教授指出中国基础教育的困境在于“为身份而斗争”,认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是功利教育,应试教育不过是功利教育的当代形态。高考是目前相对高效和公正的筛选机制,它基于能力主义的筛选原则;教育因此成为身份建构的核心机制,也陷入普遍的身份焦虑之中,生生竞争与校校竞争是常态,技术层面的改革无法摆脱困境,他最后质疑面向能力的筛选何以推进教育发展?

陈萍校长认为,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的品质,应该以德育为先。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机会,但不能忽视学生层次差异大这一事实。

随后,林小英教授发表了“准市场的教育改革框架下的素质教育——无名也无实”的主题发言,对素质教育做出了学理上的分析。她认为素质教育实际操作中呈现“家长至上的消费主义”、“规训的管理主义”以及“监视的评估主义”等特征。

最后,刘维朝校长指出,当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学生分数的时候,学生负担才能得到真正的缓解。高中教育价值在于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人格基础与学力基础。

自由讨论环节,五位与谈者围绕“素质教育”展开了热烈讨论。首先,李晔校长指出,需要兼顾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推进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拥有课程智慧和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精神引路人。同样,陈萍校长肯定了素质教育的落实离不开优质的教师队伍,此外还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学生的努力,以及学校所涵养的教学育人环境,培养其胸怀大志,有家国情怀。林小英副教授认为素质教育更需要一种朴素的精神,关注社会中层和底层的学生,需要回应如何让学生追求个体的美好生活,集体如何追求共同的美好社会。吴刚教授指出要考虑分化型的改革目标。最后,刘维朝校长表示,在社会和学校分层明显的今天,重要的是如何在大众公平的前提下促进差异性公平。

分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中学校长和一线教师侃侃而谈、各抒己见,各路思想交锋碰撞出激烈的火花,欢声笑语不断,既激发与会者对教育现实的关注与深沉的思考,同时真诚、理性的交流也让大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常务副院长李猛主持闭幕致辞。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裴坚、华东师大教育学部教授丁钢、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河南省实验中学校长马玉霞、吉林毓文中学校长姜国富分别发言。

闭幕发言

(右起:李猛、丁钢、黄玉峰、马玉霞、刘云杉、姜国富、裴坚)

李猛教授作为主持人,首先指出,基础教育能否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考虑到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整体状况,并充分保持教育制度的历史承继关系与稳定性,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高考制度是中国教育制度的骨架,不可能靠这个统一的制度实现对所有个体的评价,但也不宜因此否定整个制度对于建立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流动,甚至在最大范围内实现人才选拔的重大意义。中学和大学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通过学习让每一个孩子发现他真正热爱的事业和生活,而不是造就千人一面的成功者。

作为基础教育的一线管理者,马玉霞校长认为中学教育应当把握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平衡,尊重个性、包容差异,建设有灵魂的校园环境,达到至真至美的教育效果。姜国富校长同样介绍了独特的办学经验,始终坚持因材施教,成就学生。

黄玉峰校长指出,教育要赋予学生享受幸福的素质,继而提出了“人生教育”和“君子养成”的理念。丁钢教授认为尊重学生的差异应该是任何改革的前提,中学和大学都需将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作为根本。

裴坚教授主要谈及了教育领域盛行的五大伪命题,分别是减负、走班、科创、素质教育和所谓的成功。他呼吁教育领域少谈理念、多做实事。

论坛的最后,刘云杉教授代表主办方提议大家为会议举办付出巨大努力的工作者鼓掌致谢。主持人李猛教授最后呼吁,大学老师应向所有在第一线从事基础教育的中学老师表示衷心感谢,因为他们为大学教育培养了最优秀的人才。

在热烈的掌声中,首届“大学-中学圆桌论坛”圆满落下帷幕。与会嘉宾感言,长期以来,中国的大学和中学都承受了许多外部压力,各自努力做好不同阶段的教育工作,各司其职实现了有效的育人接力。在此基础上,此次论坛创造了一个增进对话的机会,使大家可以贯通地思考、换位思考,不急于求解,从而更准确地厘清在教育改革中究竟哪些是我们要坚持的,哪些是真问题。圆桌论坛是一个独立、开放、包容、建设性的平台,大家摆出各自看到的问题,真诚对话,讨论问题的深度和复杂性都令人看到努力,感到希望。大家一致同意,中学与大学共同努力,多做实事,为我们的下一代提供更好的基础教育。

北京大学作为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的发起校之一及重要成员,近年来始终致力于发展大学通识教育,推出了通识教育核心课、博雅通识教育沙龙、通识教育暑期讲习班等系列课程和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多年持续深入地关注、探究基础教育问题,并于20181月成立了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未来将继续加大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投入。


(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供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