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2018-11-29

​汪永铨高等教育研究工作坊(第一期): “德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特色与改革”研讨工作坊在北京大学举行

20181123日,“汪永铨高等教育研究工作坊第1期——德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特色与改革”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举办。来自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科技学院、费斯托(中国)有限公司、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广州大学等单位的教育行政管理者、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等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分享。本次工作坊由本次工作坊由《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编辑部和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洪捷主持,近四十人参加了此次工作坊。

讨论现场

报告人都有留学德国的经历,并长期进行有关德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研究,报告均以德文第一手资料或在德国的田野调查为基础。报告内容有的涉及宏观的问题,有的聚焦微观的案例,开拓了此方面研究的范围,深化了一些常见的研究议题。会议注重实效,畅所欲言,每场报告之后都有比较充足的讨论时间,会场气氛热烈而轻松。

上午的报告中,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前秘书长、德国洪堡大学教育学博士刘京辉提出研究德国应用型高等教育要关注时代背景,要有大视野,着眼大局;要系统全面,不能误导决策。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洪捷教授聚焦于“德国高等教育的两种传统:学术传统和实用传统”,从知识传统、制度传统两个维度分析了德国实用传统发展的历史沿革,希冀研究学者能够就实用传统相关研究予以重视。

陈洪捷教授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孙进教授强调了应用科学大学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以及德国人才培养的双元制特征。而后,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博士陶东梅博士系统介绍了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定位和其历史发展脉络,并总结了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下午的报告中,浙江科技学院王兆义老师梳理了应用型大学的更名潮。费斯托(中国)有限公司刘邦祥先生从企业的角度对应用型高等教育进行了阐释。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陈志伟博士从德国“高校创新”计划的背景和结构逻辑进行分析,介绍了创新高校计划的目标框架。广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任平博士以柏林技术与经济应用科学大学为例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课程设置的特点进行了介绍。

讨论现场

最后,刘京辉老师对与会人员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并提出意见,向在场学者表达诚挚的祝福与期望。陈洪捷老师代表主办方做总结发言,对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行表示感谢。

汪永铨高等教育工作坊”是教育学院为纪念北大高等教育学科奠基人、已故老所长汪永铨教授而设立。此工作坊系列将不定期举办各种高等教育专题研讨。

与会人员合影


(教育人类与发展系 供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