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丛斌

职称:研究员

办公室:531

电话:010-62750339

  

个人简历:

  北京大学法学学士(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专业)、经济学学士(经济学专业)、管理学博士(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专业)。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现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大数据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教育战略学会教育帮扶专委会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2019-2022教育部中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经济学、教育与社会流动、县级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评估。所授课程:教育、社会分层与代际流动,高等教育评估专题研讨。主持各类研究课题十余项。出版《教育与代际流动》和《世界大学排名与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等专著,在《教育研究》上发表论文9篇,在《高等教育研究》上发表论文5篇,在<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上发表论文1篇。

  

研究领域:

  教育经济学、教育与社会流动、县级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评估

  

发表成果:

一、期刊论文

  Congbin Guo & Mun C. Tsang & Xiaohao Ding (2009). Gender disparitie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vol.29, pages 225-235.

  Congbin Guo, (2020). China’s Elite Tertiary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vol104, pages 30-31.

  郭丛斌,林英杰.精英大学入学机会校际差异的马太效应研究[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0(04): 151-167+189.

  徐柱柱,郭丛斌.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父母参与的中介作用与独生状况的调节作用[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6): 135-145.

  郭丛斌,方晨晨,王亮,陈洪捷.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延期完成学业的影响因素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04):53-59.

  郭丛斌,王亮#,傅翰文.世界大学排名产生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07):42-51.

  郭孟超,郭丛斌,王家齐.家庭背景对中国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J].教育学术月刊,2020(06):58-65.

  郭孟超,郭丛斌,徐柱柱.家庭背景与子女专业选择: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6):190-200.

  王亮,郭丛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如何评价导师?——基于全国毕业研究生的抽样调查数据[J].高教探索,2020(06):40-47.

  郭丛斌,徐柱柱,方晨晨,秦博.全国疫情期间高中在线学习状况调查[N].中国教育报,2020-07-13(03).

  郭丛斌,秦博.停课不停学,锻炼不停歇[N].人民日报(教育版)2020-05-12(16)

  郭丛斌.乡村振兴亟须提高县级高中质量[N].中国教育报(理论版)2020-04-09(06).

  郭丛斌,吴嘉琦.世界高等教育卓越工程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J]. 中国高等教育,2020(06):62-64.

  郭丛斌,吴嘉琦,郝晓伟.“类985工程”对大学排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0(03):17-23.

  郭丛斌,张首登,万博绅.中国高考难度:大些好,还是小些好——从县市高中学生精英大学入学机会公平的视角[J].教育研究,2020,41(02):111-123.

  郭丛斌,郝晓伟.国家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对大学排名的影响——基于THE、QS和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20,41(02):99-109.

  王亮,郭丛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研究——基于某综合性高校教育博士研究生就读体验调查的实证分析[J].学位与研究教育,2020 (04): 52-59.

  兰明尚,郭丛斌.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9(23):35-36.

  郭丛斌,张优良,傅翰文.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分析——基于THE、QS和US News大学排名的比较研究[J].教育评论,2018(12):8-13+146.

  郭丛斌,王家齐.我国精英大学的生源究竟在何方——以A大学和B大学2013级生源为例[J].教育研究,2018,39(12):99-108.

  郭丛斌,张优良,傅翰文.世界大学排名的作用及中国高校的应对——基于THE、QS和US news大学排名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0):81-86.

  郭丛斌,刘钊,孙启明.THE大学声誉排名分析与中国大学声誉提升策略探讨[J].教育研究,2017,38(12):51-59.

  郭丛斌.中国高水平大学学科发展现状与建设路径分析——从ESI、QS和US News排名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6,37(12):62-73.

  郭丛斌,闵维方,刘钊.保研学生与考研学生教育产出的比较分析——以北京高校硕士研究生为例[J].教育研究,2015,36(03):47-55.

  郭丛斌.世界大学排名体系对中国高校管理的启示[J].教育评论,2015(02):22-25+157.

  郭丛斌,孙启明,赵国宇.浅析北大清华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J].教育学报,2015,11(01):28-35.

  郭丛斌,孙启明.中国内地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比较分析——从大学排名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5,36(02):147-157.

  郭丛斌,孙启明.浅析标识管理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北京大学为例[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29(01):105-108.

  郭丛斌,孙启明.中国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排名中亚洲五校的对比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4(12):3-9+37.

  郭丛斌,闵维方.教育与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09):5.

  郭丛斌,闵维方.教育:创设合理的代际流动机制——结构方程模型在教育与代际流动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2009,30(10):5-12.

  郭丛斌,曾满超,丁小浩.中国高校理工类学生教育及就业状况的性别差异[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89-101.

  郭丛斌,闵维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2007(05):3-14.

  郭丛斌,闵维方.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24-31.

  郭丛斌,侯华伟.教育规模及教育机会公平对收入分配的影响[J].教育科学,2005(02):15-17.

  郭丛斌,丁小浩.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中的行业代际效应及教育的作用[J].教育研究,2005(01):34-40.

  郭丛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J].教育与经济,2004(03):7-11.

  郭丛斌,丁小浩.高等教育跨越职业代际效应的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2004(04):24-28.

  郭丛斌,丁小浩.职业代际效应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教育的作用[J].经济科学,2004(03):74-82.

 二、专著:

  [1] 郭丛斌.世界大学排名与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

  [2] 郭丛斌.教育与代际流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主持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乡村振兴背景下县级高中教育质量研究:评价体系、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2021/01-2024/12.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疏解非首都功能背景下北京郊区高中教育提升研究”,2020/10-2022/10.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十四五’时期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2020/05-2020/12。

  教育部财务司,“十四五期间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政策研究”,2020/04-2021/06。

  教育部财务司,“高校分类评价分类支持政策研究——以双一流大学建设为例”,2019/01-2020/07。

  中国共青团中央,“当代中国阶层分化及代际转移对青年教育选择的影响研究”,2019/07-2020/07。

  北京大学教育大数据研究重点课题,“在线教育是否有助于提升教育薄弱地区的中学教育质量?——基于同步课堂教育大数据的教学效果评估及优化策略研究”,2020/10-2022/9

  福建省教育厅,“‘十四五’福建老区苏区普通高中教育振兴研究”,2020/01-2021/01。

  

获奖情况: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9年。

  第四届钱学森城市学“城市教育问题”金奖提名奖,2014年。

  

所授课程:

  《教育、社会分层与代际流动专题研讨课》

  《高等教育评估专题研讨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