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2020-10-19

永远的怀念

 

黄敦润,(1926年4月-2020年11月),湖南衡阳人。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俄语系,1952至1954年在南大任教,1954年调入北京大学俄语系任教,1978年调到北京大学电化教学组,作为负责人筹备组建北京大学大电化教学室,改革开放后开展英语电化教学工作,利用进口电化教学设备和个人听录收集的美国之音等英语听力材料和其他英文资料,编辑听力和口语语音及文字教材,在没有先例的困难条件下开展英语听力和口语教学,并被学校纳入学分管理。任教育学院副教授。1987年4月退休。

 

罗振亚,(1927年4月-2010年11月),河北玉田人;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正处调研员、离休干部;曾任北京大学电化教育中心书记。

 

杨万禄,(1927年8月-2009年1月,安徽和县人;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职员。

 

曲士培,(1927年11月-2008年3月),安徽和县人;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 1980年以来先后任北大高等教育研究室、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副教授、教授,期间曾任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台湾文化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

曲士培教授长期在北京大学高教所、教育学院主讲研究生必修课程“中国高等教育史”,并任研究生导师。1993年,曲士培教授获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曲士培教授一生兢兢业业,著书立说,学术成果颇丰。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国家“八五”重点图书)、《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台湾高等教育》、《今日台湾教育》等。1994年,曲士培教授的专著《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7年,曲士培教授因其在教育研究领域的贡献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林建祥,(19289-20232月),福建福州人,1948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数学系并留校任教,1952年院校调整时调到北京大学工作,历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副主任、北京大学数学系党总支书记、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电教中心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室主任等职务,曾于1984年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进修,师从赫伯特.西蒙教授,1993年离休。

林建祥教授是中国教育信息技术学科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长期深入教学科研第一线,在计算数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先后研发了英语语法练习系统、高等数学练习系统、微积分教学专家系统,受到了国内数学界、计算机同行和教育学界的一致好评,为中国的计算机辅助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他曾负责筹建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为北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林建祥先生曾担任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协会(GCCCE)联合创始人兼顾问、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CBE)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数学会副秘书长、北京计算数学学会理事长、北京计算机辅助教学学会理事长等社会兼职。他曾获“中国教育技术事业杰出贡献奖”、“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终身成就奖”、“北京大学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于20216月荣获党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陈悦(1929年6月-2022年8月),辽宁彰武人。1954年6月从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大学物理系从事翻译工作;1955年起,先后调入北京大学俄语系和电教中心工作,长期担任我校公共俄语教学工作。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1989年7月退休。

 

汪永铨,(1929年8月-2016年6月),湖北鄂州人。1950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因院系调整转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汪永铨先生历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普通物理教研室主任、无线电电子学系创系系主任、电化教学中心主任、研究生处处长、北京大学教务长、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首任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创刊主编。在60余年的教育生涯中,汪永铨先生以其高尚师德、严谨治学精神和原创性成果赢得了崇高的声誉。2011年,教育部授予汪永铨先生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突出贡献奖(终身成就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授予汪永铨先生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开拓贡献奖。

 

张光佩,(1930年8月-2014年10月,四川成都人;北京大学高教所副研究员、教授;曾任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理事、日本国际教育学会名誉理事。

 

孙念恭,(1931年10月-2000年7月,汉族,中共党员,籍贯山东省济宁市。1957年3月到北大工作,1985年2月从北大俄语系调至高等教育研究所,1986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曾经担任高教所副所长。1987年4月16日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通过,担任高等教育分委会委员。

 

李嘉娥,(1933年7月-2016年8月,北京市人;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正科调研员。

 

殷金生,(1939年2月-2021年10月),江苏省苏州市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后留校在数学力学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69年在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工作,1979年回北京大学本部力学系工作。1982年曾参与共同编著出版《理论力学》上下册。
    曾任北京大学分校(现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务处处长、北京大学电教中心主任,兼任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副社长、北京大学新闻中心副主任。1999年参与组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2000年2月退休。

 

李文利,(1970年10月-2015年8月,1988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系心理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进入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学习,1995年硕士毕业并留校任教,2000年获博士学位;2008年被聘为教授,2009-2014年担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经济学、教育财政学、高等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曾获教育部和北京市优秀科研成果等重要奖项,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李茵,(1971年12月-2017年12月),出生于湖南郴州,1989—1995年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攻读学士学位,1995—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98—2002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4月入职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3月博士后出站并留校,在教育学院任教,从事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在约二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她对心理学内隐理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结合教师教育实践问题,出版了重要的专著《教师眼中的教育专长:内隐理论取向的研究》,该书获得海内外同行的广泛赞誉,相关论文获德国EXPO2000论文奖。

 


返回